古诗鉴赏意境分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3 0 0 113.51KB 2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
用)
古诗鉴赏意境分析(解析版)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
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⑴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
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 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而“感伤” 。
4.答题示例:
T
I
P
S
知识点讲解
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4.答题示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
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古诗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的意思是   。
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3.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T
I
P
S
习题演练
阅读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泪痕深
【注释】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②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③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4.首句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种景物,营造了   的意境。
5.尾句的“泪痕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的卢飞快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辛弃疾《破阵·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小题。
破阵·陈同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作的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前身可怜白发生
7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壮词”的?
8.请用简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壮观场面,并说说
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9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留马”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10《白雪送武判官归京》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
奇异风光,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
传千古的句,构思新颖,联想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
画面?
阅读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渡荆门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飞天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选项对本解和分析不确的一是(  )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
B联以移动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景时的实体
C.尾联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的水,表达了诗人对友相送的感
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12.展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阅读面的诗歌,答问题。
谢亭
许浑 ()
劳歌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
暮酒醒已远天风雨下西
请为面这首诗歌设计电影镜头脚本
镜头脚本设计
画面内容 拍摄技巧 配预期效果
1固定镜头,人
物出
告别
表达②情。
2岸绵延高山之间
行而
摇动镜头
近及远
水流
表现远去时的
景象。
3主人公酒醉由近及远
望向友人的方
固定镜头,人
物出
水流
表达诗人伤感、
的情感。
4乌云密布,画面逐渐模糊摇动镜头
渐虚化
营造出黯淡、凄清
景。
阅读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即事
周敦颐
双双瓦雀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时。
13.请想象“双双瓦雀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14.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请简要答。
古诗阅读
过山农家
顾况
渡泉声茅檐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
【注释】①顾况(727-815) 唐代诗人,倡质朴淳厚的诗诗清,注
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木板桥。③责怪埋怨
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茶叶去掉水分。
15对本诗的解不确的一(  )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镜头
B"莫嗔”二从山农人不要责怪被烟熏口吻中,表现了山农性格
C.“却喜”二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山乡养鸡焙茶晒谷劳动的感,表达了对劳动
16音微当今很的一种表现式,小文同这首诗歌两句的意境,
音微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脚本()
 画面内容 画面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渡泉
山溪木板桥
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
茅屋光、
人、
悠长 
17阅读面这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小园(其一
陆游
小园烟接邻家桑柘阴阴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雨去□□
【注释】①这是年(1181陆游住时,写的一首田园
诗。②zhè):其叶
1)这首诗两句通过写“”“   ”“斜径”等景物,营造一种 
的氛围。
2)“未终卷“中“来为人,请简要赏析
摘要: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古诗鉴赏意境分析(解析版)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3.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展开>> 收起<<
古诗鉴赏意境分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23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3 页 大小:113.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