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2025-05-13 0 0 67.72KB 3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
一、知识点汇总
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
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
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 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
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和情()两个方面。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
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
依惜别之情。
3. 主旨把握。“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
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
景自然,怡人耳目。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
精神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赏析古诗中的名句,关键要分析透彻该名句“名”在哪里,是思
想深刻,还是感情浓郁,抑或写景生动?
5.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确指出用了种手法;(2)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
(3)分析该手法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 炼字。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
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妙处
这种题的答题思(1)指出该诗句中生动神的;(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
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见解阐述。诗。有些诗作,不的读往往可以有不的解读。见解阐述
考题,一般会出对诗作的两种不理解,然求你此说出自的看法。解答见解阐述
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的观点;其次,要理清晰地第二尤为
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标准”里都有“理即”之类的换言之,
观点、意见可以可以各见,但一定要之有
演练
2022·湖北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
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
艰苦性。
2.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2022·北京)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   ”;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   ”,却“欲辨已忘言”。
4.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
人理的生活场怎样的?用自话描述。(不得原文
2022·山东东)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登楼望
顾况
啼花发柳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归船
5.本诗句起承转合,一句一转换颇具特色,谈谈你的理解。
6.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写“登楼望水”,与许多登楼登塔诗一借景抒怀
B.作者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化,故写本诗寄语少年应珍惜青春时光。
C.本诗为作者暮年所作,写登高望远,迎接他归船思乡,无心赏
D俗易景情并有,不一“”,实则写“”。
7.(2022·四川广安)古诗词鉴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云,决眦入归鸟。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
2022·湖南永州)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秋悲寂寥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鹤排云上,便引碧霄
8.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自古”一,明确指出人们悲秋日寂寞萧索由来
B第二句中诗人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春朝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
C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一句诗虚实融合强烈艺术染力
D诗气势雄浑,意境开融情、理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
9.“晴空鹤排云上”中的“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妙处
10.(2022·贵州铜仁)阅读杜甫的《春望》,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在,城春草木深
时花溅泪恨别心。
烽火连家书抵万金。
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   ”“   ”两个描绘了 
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心”字字千钧之更,请选角度赏析。
2022·广西百色)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来峰
安石
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畏浮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句概括峰和塔度,古代八尺,“千寻塔”,高峻
B第二句写在晨鸡晓时分,便可日东步渲染塔
C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来借品德的人。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上飞来峰抒发
12.有人评价此诗有“理的诗,诗理”之,请结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
的理解。
13.(2022·苏泰)阅读元好问的《兴砦①》,完成小题。
石通樵径,重岗拥戍城。
带淳朴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
年年向此中行。
【注兴砦zhài西阳曲县兴镇。金西,作者曾避兵
山中。②避:避骑兵夺马。
1诗歌联看兴砦周围环有    
点。
2析诗中“年年”的表达效果
2022·湖北恩施)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其
亭亭山上瑟瑟谷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
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罹②凝寒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语文八年
【注一何②罹:遭受。凝寒:严寒。
14.请你赏析“享亭山上瑟瑟谷”中表达效果
摘要: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

展开>> 收起<<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docx

共37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7 页 大小:67.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