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提升02-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解析版)

2025-05-13 0 0 152.22KB 2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考点十三 文言文阅读——模拟提升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2022·江西南昌·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
叔日:“敢问君之行?”桓公日“昔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
竹,划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
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然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
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
也;坛场之上,诎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衽,非文也。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
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桓公曰:“寡人有
过乎?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
(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昭:昭示。②避:避开,引申为不同。③谭:古代的一个诸侯国。④划:即
“铲”,铲除。⑤诎:同“屈”,屈服。⑥侄娣:指吉代诸侯贵族之女出嫁,以侄女和妹
妹从嫁为媵妾者。⑦怀衽:胸前的衣襟,怀抱。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谓( )ÝÝÝ
(2)对( )ÝÝÝ
(3)闻( )
【答案】对……说ÝÝÝÝ 回答ÝÝÝÝ 听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1)“齐桓公谓鲍叔曰”句意为:齐桓公对鲍叔说。
谓:对……说。(2)“臣直对”句意为:我就直言回答。对:回答。(3)“天且闻之”
句意为:上天将会听到。闻:听到。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
(2)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
【答案】(1)各个诸侯国都抱着美玉来朝拜我,我没有接受他们的礼物,是义。
(2)幸亏先生记得我的过,(并给我指出,)是国的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做到“”,注意词。
词有:(1)朝:朝拜。九国:指各国。“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为倒装
“诸侯九国抱美玉而朝者”。“寡人不受者,义也”是判断,翻译时应注意翻译成
“……是……”。(2)幸:幸。之:代词,代指我的过。社稷:指国
3.鲍叔运用了什么方法对齐桓公谏?与《邹忌讽王纳谏》中邹忌方法
不同之处?
【答案】鲍叔运用了举例方法并用论述对齐桓公谏。齐桓公从文武
仁义这四论述己可以与尧舜相比,鲍叔也从这四行反最终让齐桓公
放弃铸钟的想法邹忌见到齐威王后没有单刀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
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甚矣”,以谏的的。
【解析】本题考查解文章内容写作手法析鲍叔使用方法要看鲍叔
的与内容。齐桓公铸钟,并用认为自在“文武仁义”四方面,都很好。然后结合
鲍叔对齐桓公的看法为齐桓公没有这四点,然后举例明理由,同是从“文
武仁义”四方面来论述结合章内容可知,鲍叔是直言谏。邹忌见到齐威王后
有直接对齐威王进谏,反而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妾、回答各有不同的
原因,以此作谏的切入点和有力论据。接着把家事和国事进类比,以小大,以
国,寓治安邦形象类比中,最后得出“甚矣”的结论,以此达
的。邹忌劝谏齐威王委婉蓄地规劝
考译文:
ÝÝ齐桓公对鲍叔说:“我铸一大钟,来昭示我的名,我的行为,难道与尧舜不同
?”鲍叔说:“您做了什么?”桓公说:“以前我国围谭国三年,得到了却没有
攻占是仁;我北伐孤竹,大获全胜是武;我葵丘会,让天下有的战争
停止了是文;各个诸侯国都抱着美玉来朝拜我,我没有接受(他们的礼物),
义。这样,文武仁义,我都有,我的行为难道与尧舜不同吗?”鲍叔说:“直言
说,我就直言回答;以前公子纠在位的时候你没有让,不是仁;背太公的言而
侵鲁国,不是义;坛场之上,屈服于一剑,不是武;侄娣不离怀抱,不是文。凡
是对得不地方己却不知的人,即使没有天也一有人祸,上天处在
高的位,他听到下面有的说的过,上天将会听到。”桓公说:“我
有过,幸亏先生记得我的过,(并给我指出,)是国的福你如果不教
,我几乎犯了大罪,辱没。”
(2022·西西·西安市铁一中学校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南人。有行义,出,人有遗楮币者,其人已去
之。年方十岁,读父母忧其过之,养浩昼默诵闭户张灯窃
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平章忽木,大之,
乃荐入御史台。一日,不忽木亲至四顾壁立曰:“此真台掾
也。”
丞相掾首毁淫祠十余所罢旧盗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
,不得而为盗耳加之以盗目之,是其自也。”众盗感泣互相
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暴戾为害,堪命尹莫问。
浩至,尽之。年,碑颂德
历二年,中大饥民相西行,即有与
里贫乏者,登车饿者则之,者则之,道经祷雨拜不
,天阴翳,一日。复祷于社坛,大注,乃止禾黍
人大。到尝家宿于天,则出饥民日无少怠
,即抚膺痛苦中之人,父母
选自《·张养浩》)
(注)①chǔ。②平章平章官职,中。③淫祠
的不
4.解释下句中加点的词。
(1)读( )ÝÝÝÝÝÝÝÝÝÝÝÝ(2)罢旧盗朔望参者( )
(2)互相戒曰( )ÝÝÝÝÝÝÝÝÝÝÝÝ(4日无少怠( )
【答案】停止ÝÝÝÝ 除、解除、除ÝÝÝÝ 告诫ÝÝÝÝ 懈怠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注意解文言词语在语言境中
用法通假、词、古今异。(1)句意为:不停地停止
(2)句意为:的人每月初一、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除、解除、除。(3)句意为:(他们)相互劝说。告诫。(4)句
意为:一天到没有丝毫懈怠懈怠
5.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同的一是(ÝÝÝ)
A.之ÝÝÝÝÝÝÝÝÝÝÝ西南而
B.其暴戾为害ÝÝÝÝÝÝÝ其马耶
C.乃止ÝÝÝÝÝÝÝÝÝ狼假寐
D.父母ÝÝÝÝÝÝÝ无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义。A.表顺承,然/连词,表修饰,不译;B.代词,代指“
”,他的/表反问语难道C.都是词,译为“”;D.间取消句子立性
不译/助词,的;C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加之以盗目之,是其自也。
【答案】已经,现在把他们断绝他们过自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要做字字有着,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注意词的翻译。本句点词:然;加:加,;是:
断绝
7.张养浩灾途所作的《坡羊·潼关怀古》他对历史的思和对人的同
请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哪些这种关心的思
【答案】除有的人每月初一、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严惩为害
百姓恶霸李虎及其同乡贫苦者;赴任百姓虔诚求雨;日
辛劳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解。罢旧盗朔望参者,曰:彼皆良
饥寒所迫,不得而为盗耳加之以盗目之,是其自也。
知,张养浩认百姓是不得去做了已经受过处分后将他们看做,会
百姓生路因此的人每月初一、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
规定养浩至,尽之。年,碑颂德知,
面对之前官员不敢处恶霸张养浩但严惩为害百姓恶霸李虎出他的同
,即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饿者则
之,者则之”知,张养浩到前西任命乡贫苦
者,赴任百姓祷雨拜不,天阴翳,一日。
复祷于社坛,大注,乃止知,张养浩虔诚求雨上天;“到
尝家宿于天,则出饥民日无少怠知,在西为
官期间张养浩辛劳,不辞辛苦最终至因病去据此概括
考译文:
张养浩希孟南人。从小就有行和义,他出到一个人把钞票
上,张养浩现的时候个人已经张养浩还给他。年
岁时,不停地父母担心他过于他,于是张养浩默默地,到
房门,点上偷偷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
东平正。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忽木,不忽木大为
因此任命他为礼并推荐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
里探问,张养浩家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说:“张养浩这种
正的察御史材料啊!”
做了属官带头捣毁了的人每月
一、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百姓
活困,为饥寒所迫,不得去做了已经,现在把他们
断绝他们过自道路!”眼泪,他们相互劝说:“不
对不公。”有一个李虎的人,经杀过人,他的同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
百姓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张养浩,将他们全部
处,老百姓张养浩堂邑年,百姓仍然为他歌颂他的恩德
历二年,西大饿老百姓人,朝廷特张养浩西行张养
接到任命即把自己家财产分给村里人,自便登向陕西
饿灾民他们,饿死灾民埋葬他们,,就到西岳庙
拜在上都来,这时,天阴云密布,一张养浩
官府庙里求雨结果注,下尺深才下来,庄稼由此长起
西的民众十分张养浩西,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
官府便上天祈祷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没有丝毫懈怠到一
件牵挂,就着胸,痛苦,于是时候才六十岁西的老百
悲哀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三、(2022·西西·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为武令,下,百姓怀之。与其接,有人以
妻家九年。牛孳至十余异居妻家不与,司累。其人
阳质曰:“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以。济遂
左右缚牛,以衫蒙,将之妻家中,牛贼牛悉集,各问从来
处。妻家不知其恐被,指其诉牛曰:“婿也,非我知。”
左右,谓妻家人曰:“即女婿牛归之。”妻家服罪。闻之,
尝道母种者,之。曰:“,不烦守也。遇盗
令。”母如其言,宿悉召葱地十毕集
问,者。有行人,行谓曰:“我武
,物必在。”得。
(选自《》,有
【注】①牸牛。②:小草屋
8.解释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其人阳质( )
(2)妻家不知其( )
(3)悉召葱地十毕集( )
4谓曰( )
【答案】到ÝÝÝÝ 原因ÝÝÝÝ 全部ÝÝÝÝ 有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1)句意:人就到武:到。
(2)句意:人不知其中的原因。(3)句意:他便地十
全部女都来。全部。(4)句意:有人对他说。:有人。
9.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同的一是(ÝÝÝ)
A.下ÝÝB.妻家不与ÝÝ年与
C.牛归之ÝÝ善者D.中为武令ÝÝ天下为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A.B.和;C.代词/音节助词,不译;D.担任
为。A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以。
(2),不烦守也。遇盗令。
【答案】(1)泪流详细地讲了事始末
(2)只管,不着。如果遇告县令。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可运用方法,尽
能做到翻译准确,翻译还要注意通假、一词义、古今异等情况
词:流泪详细。②词:是。
11.本文用了哪些事例绩优请分
【答案】①计帮县百姓;②智捉盜葱者;③武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济遂左右缚牛……妻家服罪”
知,计帮县百姓悉召葱地十毕集
问,者”知,智捉者;“我武
,物必在”知,武
考译文
摘要:

考点十三 文言文阅读——模拟提升02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2·江西南昌·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①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②尧舜哉?”鲍叔日:“敢问君之行?”桓公日“昔者吾围谭③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划④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然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诎⑤于一剑,非武也;侄娣⑥不离怀衽⑦,非文也。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

展开>> 收起<<
考点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提升02-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解析版).docx

共2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5 页 大小:152.2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