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解析卷)

2025-05-02 0 0 207.5KB 1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2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
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考查西汉刺史制度的作用和土地
制度,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
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300 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
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故 C项正确。
经济支柱”说法错误,故 A项排除。
B项材料无从反映,应排除。
题干的是政治手段,不是经济手段,故 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主要目的是监察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此题反
映的是对地方的土地兼并的监察。除了设置刺史外,汉武帝还实行了推恩令
削弱王国的力量。古代历朝为了确保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加强,设置了相应的
许多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官职如秦时期御史大夫、地方监察机构如汉朝刺史
宋代通判、明朝都察院等。
 
2.(2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
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1 | 19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化的地域性浓厚 D阶层价值取向
【考点】3Q:中国古代学的时代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技术艺术
【解答】僧人在故事中个意象两个故事表达的是自由、伸张
正义的愿望,无关乎对僧人的爱憎交加,故 A项不正确
B能反映出要表达的本质意图;C故事都在杭州流行,
作对,不能反映出地域性,故 C项不正确。
艺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
商品繁荣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正义正是阶层文
价值取向,材料所的“自由”“正义”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
经济繁荣前景下市化生中反映的价值取向
故选:D
【点评】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的技术艺术先关知识点的了
解。
 
3.(2分)明松江何良俊记述:“(正)以百姓十一在官,十
在田……今去农而改业工商者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人,今去农而
游手生)者又。大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
知(  )
A工商业发展造农业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构的变
C.财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游民成了工商业发展
【考点】2P:明时期的商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考查明朝发展点,学生
学生获取信息用知识及综合分析、比较理解题的能力。
【解答】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工商者倍于前矣今去农而
2 | 19
生)之二已六七去农”。说明明代农业口减少
民中有许多人为从事工商业生产和,明代社会人构成分
发展很大变化,反映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构的变。故 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从事农业的人大量减少,并有反映农业衰退,故 A项错误。
C项与题意信息,应排除。
D项说法本身错误,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清商业发展1商业市镇兴起;2占据主要地
3品也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
。作为都成为5区域性
群体雄厚徽商宁绍商人、闽商商帮。(广泛
使贵金属货币便利商品贸易商业资本的集。)
 
4.(2分)理学明说:“治,具养以通
所近,力者而业焉其心,其
(民)之道而已……四异业而同道。”在此,王明(  )
A.重传统的“民“秩序B.主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题是百姓D阐发题是正心诚意
【考点】36:宋明理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王心学的相知识,学生获取读信息
知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材料中王为知识分子应修养提供粮食供养社会的
发展商品的流通,每个阶层的人都力所能及地促进发展
求尽的心,故四个阶层的人虽然从事的行本心是一
的。王知是人心中的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正心
意就得道是明理。故 D项正确。
材料强调业而同道”,不是传统”的秩序,故 A不正
确。
B项不符合意信息,应排除。
3 | 19
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应排除。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确理解题目材料的信息关键信息是“各
所近,力者而业焉求尽其心。”。本题容错选 A,从材料
面上看,王明强调“民”各自应的事选择 A项。
际上民”做的事情就可到自的心为做
的事内在的要,这与王提倡的“明本心”类似
所以在作答选择题时,要对材料总体把握不能只注意
料的信息
 
5.(2分)阁处理公四巨册”,官惟揣摹
本为”,时人称之为:“葫芦画葫芦变化有依旧葫
,要葫芦仔细。”这反映出当时(  )
A.内职权导致无所事事
B.政治化官拘泥规
C.内机要事务繁
D.皇帝独裁员惟是从
【考点】1Q:明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明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制的点。
【解答】题干中的“惟揣摹”的这画葫芦反映
说明化,BACD 题干
从反映,故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和解读信息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
生对明时期主专制强化的基础知识把握
 
6.(2分)梁启超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
,有分有力,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专制权高一度,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这一以确的是(  )
4 | 19
摘要: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考查西汉刺史制度的作用和土地制度,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及调用知识的能力。【解答】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

展开>> 收起<<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解析卷).doc

共19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9 页 大小:207.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