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5-05-02 0 0 330KB 1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0 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7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 28 分)
1.(4分)(2010•山东)16O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2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O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1.12L 18O2均含 0.1NA个氧原子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
【解答】解:A16O2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 A错;
    B、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相同,故 B错;
    C16O18O之间的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 C错;
    D1.12 L 标准状况下 O2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 0.1NA,故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做这类题目要细心.
 
2.(4分)(2010•    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
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
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
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
相反,故 A错;
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B错;
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
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 C正确;
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
该反应的△H相同,故 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着重于对概念的理解,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
应与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做题时不要混淆.
 
3.(4分)(2010•    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1 | 13
BHFHClHBr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离子键
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利用离子键的定义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解决此题.
【解答】解:A、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故 A错误;
B、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故 B错误;
C、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
最高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含氧酸,故 C
误;
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 D
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及化学键的定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题的理解和用,对学生有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必依据最高氧化物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错
为是氧化物的化物的酸性强弱等题,此题为题.
 
4.(4分)(2010•    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解,但水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馏获得,可用作燃量金属
D乙醇酸、乙酯都能生取反应,乙酯中的酸可用Na2CO3
液除去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的性质;石油化和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
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乙烯含有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溴单质在中的
度比中的大,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取;
2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解,解的最终产物分葡萄糖、高级脂
酸和甘油基酸;
3煤油可由石油馏获得,主要成分为烷烃,性质稳定,密度比金属小,可用来保
金属
4酸中含有基,乙醇含有基,乙酯中含有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取
反应,例如酸和乙醇化反应是取反应,乙酯解反应也属于取反应,
有酸性,其酸性强于酸,故能与 Na2CO3反应.
【解答】解:A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取,故 A
错误;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解的物是基酸,故 B正确;
C煤油来自石油的分,可用作航空,也可用于Na,故 C正确;
D酸和乙醇化反应是取反应,乙酯解反应也属于取反应,酸能,
故可用
Na2CO3溶液除去乙乙酯中的酸,故 D正确;
2 | 13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常物的性质,其要注意的物理性质,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可做
 
5.(4分)(2010•    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BNa2ONa2O2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其中紫色石蕊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考点】氧化气的化学性质;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重
要化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题】元素及其化物.
【分析】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
B.过氧化氧化反应生成和氧气,氧化氧化反应生成
CNO 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
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 HClOHClO 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解答】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因为
SiO2+2NaOH=Na2SiO3+H2O,故 A正确;
BNa2ONa2O2元素然相同,化学性质不同,它们CO2的反应下: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物不同,故 B错误;
CNO 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 C错误;
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 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后褪色,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元素化物知识,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氧化物,以及
气的重要性质.这些物质的性质是学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时的学中,
同学应重视教材中重要物质性质的学、总结,该记忆的应强化记忆避免错误
生.
 
6.(4分)(2010•    山东)下列与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液前液润洗锥将导致测定结果
D检验溶液含有 SO42时,应取量该溶液,依次加BaCl2溶液稀盐
【考点】溶液配制酸根离子的检验;中和定.菁优网版权所有
题】题.
【分析】 “ ”稀释硫酸的作是 酸入水 防止液飞溅配制溶液时,果加水超
刻度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即使胶头滴管出多余也不能溶液浓度,正
确的做法是重新配制;酸中和定时可用标准液或待液润洗会导致溶液
浓度偏低,但锥不能用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高;检验 SO42时,不能加
BaCl2溶液稀盐酸,不能排AgCl 干扰
【解答】解:A稀释硫酸的作是将浓硫玻璃棒缓慢入水中,会导致液飞溅
A错;
3 | 13
摘要: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1.(4分)(2010•山东)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解答】解:A、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    B、两...

展开>> 收起<<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山东)(解析卷).doc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330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