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4-04 0 0 729.26KB 12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1 -
选;C 项“难能可贵”指居然做到了难做之事十分可
2013 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 卷(解析)
1、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
分析材料可知,第一句认为商家行为符合商业竞争法则,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作者是客观理解的态度。C 项
无可厚非, 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符合语意,故当选。
A 项顺理成章,指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当然产生的结果,强调自然而
然的发生,暗含“必然性”的意味;B 项问心无愧,指心地光明坦白,毫无愧疚,不符语境;D 项勉为其难,指勉
强接受,不合语意,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2、本题考查选择关联词填空的能力
先看第二空,由“也”可知,最恰当的搭配是“即使”,表示一种假设,排除 B、D 项。
再看第一空分析材料可知虽然前面有“因为”,但该句与“因为它非开不可的缘故”并无关系,而是与后边
内容一起构成了假设关系,故应选表假设的关联词“如果”,C 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3、本题考查选择实词填空的能力。第二空,空格所填的内容应概括“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
的记述”“追忆”指回忆往事;“赘述指多余的叙述,A、C 两项不符语意,故排除。再看第三个空,“考据
指对资料性文本的分析研究“考证”指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可知,“考据不适用,
应为“考证”。第一空,“滥觞”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故正确答案为 B。
4、本题考查实词选择的能力。
先看第一空由材料可知,空格内容所指为“爱迪生的成功和后期的某些失误”,失误不可用来学习,只能来借
鉴,故排除 A、B 项。
再看第三空第三空所在分句与前一分句构成递进关系“更加”符合句意,且“不仅”不符语法规则,故排除
C 项。
第二空“转化为生产力”为固定搭配,“演变”强调同一个对象的发展变化,也可排除 C 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5、本题考查选择实词填空的能力。
第一空“蜕化”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句①主要强调由于环境问
题,鄂尔多斯羊毛质量在变坏,故“退化”更恰当。
第二空“祛除”指驱散、消除,通常用来形容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说的邪祟等;“驱除”指驱逐、排除,句②
对象为“百病”,故“祛除”更恰当。综合来看,B 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B。
6、本题考查成语使用的能力。
B 项每况愈下”指每一次的情况愈发不如前次好,比喻一直在走下坡路,越变越坏符合语意,故 B 项正确
A 项“淋漓尽致”,指文笔或言词畅达详尽,材料表现的是“图书馆的重要地位”,与成语适用对象不符,故
“机会”搭配不当,故不选;D 项“趋之若鹜”
指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与语境不符,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B。
7、本题为语句多元考查。
分析选项可知,A、C、D 的语序为主语+谓语;B 项语序为谓语+主语,为主谓倒置
故正确答案为 B。
8、本题考查修辞辨析的能力。
类比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
现。D 项中以“在宇宙的秩序中”“在人生的秩序中”构成类比并得出相似的结论无论是人类还是童年都“有
独特的地位”,D 项正确。
A 项将“我们”比作“远视眼”,为比喻修辞;B 项无修辞;C 项着重表现对比,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D。
9、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A 项有歧义,“他”可以指陈大爷自己,也可以指他人,应改为“自己竟然会因为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
B、C、D 项表达无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10、本题考查词句理解和语法分析的能力。
材料中“以”做介词,意思是凭借、用、拿。
D 项做介词,用的意思,与材料中的“以”用法相同。
A 项“以”做连词,“而”的意思;B 项“以”做连词,表动作的承接;C 项“以”做动词,用在方位词前,表明
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故正确答案为 D。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2-
11、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首句就对“观察”下定义,下文都是对这一定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因而本段文字主要意思是“观察”的含义,
不是“考察”、“自然条件”的含义,重点也不是观察和考察的区别。
故正确答案为 A。
12、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原文所谓宽容乃是说已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态度”可知,宽容的主体是已成势力,客体是新兴流派,即已
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一种态度,D 项主客体关系倒置,且说法错误,不符合文段意思。
其他三项都出现在原文里。
故正确答案为 D。
13、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围绕“中医辨证治疗癌症”的效果进行论述,中心意思是中医辨证治疗癌症的方法没有在大范围内得到有
的验证,不具有普遍意义,由此排除强调中医疗法有效果的 A、C 项;D 项“各有所长”与文段论述的重点相悖,
排除。
最后一句“因而也都不具有普遍性意义”是本段文字的结论。
故正确答案为 B。
14、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主要说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
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
A、B 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C 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排除 A、B、C。
故正确答案为 D。
15、据提问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
“……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不能……敷衍了事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写作中对文
字的雕琢、锤炼,务必达到“唯一”的修饰效果,不能应付了事。
A 项“语不惊人死不休”侧重的是“惊并非作者说的准确、恰当;B 项侧重文章有理据D 项侧重创作真实性
均不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 C。
16、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先说“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并不为过,接着用“然而”转折引出意在说明的重点:
即使在宗教神学残酷的统治下,也阻止不了人们的实践、人们的思考。即在这样黑暗的时代,科学仍然有所发展
A、C、D 项与此观点相悖。
故正确答案为 B。
17、据提问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
作者先指出在几百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人能漂浮起来的断言,接着“但是”后面转折引出事实“只要不是在欺
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即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在真实的情况下,人不可能漂浮起来
由此可知作者对漂浮观点持否定态度。
故正确答案为 B。
18、据提问知此题为词句理解题。
作者先说如果藏书家重楼深锁”对学术界没有好处,再对比李公藏书山房,留给后之学者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藏书与人分享,而不独藏的高贵。故“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指的是藏书与人分享的高贵品格。
故正确答案为 C。
19、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一段“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可知体制是一种暂时的稳定的状态,而非不变
的目标”。B、C、D 项都可从原文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 A。
20、此题考查语句理解能力。
作者引用诺斯的话是对“系统是动态的……因此单靠……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的补充说明,
意为使用静态的研究方法无法全面研究动态的经济状况,即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A、B 项偷换概念,静态的研究方法并不等于“理论是始终不变的”;C 项“相悖”也不够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 D。
21、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分析划线部分可知,“无需改变”的说法无法从文中得出,故 A 项错误。
B、C、D 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A。
22、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据原文“各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可知 D 项明显错误。
A、B、C 项都可从原文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 D。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3-
23、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A 项由原文“池塘、湖泊……都可以构成……生态系统”得知其错误;文段中的“活”字是指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逐渐改变”并非“永远存活下来”故 C 项最准确B 项错误;D 项主体是“生物并非“生态系统”
故正确答案为 C。
24、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段通过“无论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细菌还是最弱的长鼻子象都没出现繁殖过量的情况这个事实说明了生态平
衡的存在和重要性,由第二段最后一句可推知,故正确答案为 B。
原文“铺满地球 1 尺来厚”只是说明细菌的繁殖能力强,不能说细菌对其他生物造成了危害,故 A 项错误;C 项
只是摆事实,并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D 项无法从原文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 B。
25、此题为标题选择题
文章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其后用细菌和大象的例子引出生态平衡的话题最后再说明什么是生态平衡。因此
文章的论述中心为生态平衡
故正确答案为 A。
26、受力平衡,A、C 两项防盗门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向上的力,受力不平衡,排除 A、C。假设没有铰链,防盗门
上侧会有一个向外倾倒的趋势,故上铰链对防盗门的力应该是向内侧的。
故正确答案为 B。
27、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者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正确答案为 B。
28、闭合 S1,断开 S2,A 中 L1 不亮,排除 A;闭合 S2,断开 S1,B、D 中 L2 亮,排除 B、D;验证 C,S1 和 S2
闭合,L1 和 L2 都亮,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 C。
29、块状冰糖和白糖粉末成分相同,均为蔗糖,质量相同且水也为等量,故充分溶解后二者浓度应相同排除
A、B;而白糖粉末溶解速度快于块状冰糖,即浓度变化更快,排除 C
故正确答案为 D。
30、
画图分析,根据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可推算出反射后出射角为 40 度。
故正确答案为 B。
31、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平等、对话”,“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参加各方地位平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说的是“解决国际政治争端”,不符合关键词“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因此 A 说法不正确;
B 符合关键词“参加各方地位平等”中的“参加各方”
C 符合关键词“平等、对话”;
D 符合关键词“参加各方地位平等”。
故正确答案为 A。
32、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顾客、雇员、供应商、中间商、股东及其他合作者”,“与企业保持商业往来及合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C 是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形成的资产,因此属于关系资产;
B 项是企业与其他合作者的关系形成的资产,因此属于关系资产;
D 说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与企业外部组织的合作,不符合关键词“与企业保持商业往来及合作”
因此不属于关系资产。
故正确答案为 D。
33、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思维与动作不可分”,“感知觉与实际操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 中的情况均符合关键词“思维与动作不可分”、“感知觉与实际操作”,因此都属于动作思维。
D 中建筑师设计图需要借助概念,而不能只靠感知觉和实际操作,不符合关键词“感知觉与实际操作”,因此不
摘要: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1-选;C项“难能可贵”,指居然做到了难做之事,十分可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解析)1、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第一句认为商家行为符合商业竞争法则,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作者是客观理解的态度。C项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符合语意,故当选。A项顺理成章,指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当然产生的结果,强调自然而然的发生,暗含“必然性”的意味;B项问心无愧,指心地光明坦白,毫无愧疚,不符语境;D项勉为其难,指勉强接受,不...

展开>> 收起<<
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答案及解析.pdf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研究生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12 页 大小:729.26KB 格式:PDF 时间:2025-04-0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