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4-04 0 0 749.59KB 9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1
2013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 B 卷真题答案
5.【答案】A。生动性【解析结合文段的最后一句话,通过“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营造出更
想象力与互动性的空间”可以看出应选生动性,即 A 选项。
【纠错】B 项及时性强调的是时间中并未体现;C 项只能体现出内容更加多,体现不出更富有
主观体验;D 项便捷性强调的是方便快捷,文中也未提及。
6.【答案】D。根基 推崇【解析】本题解题主要从第二个空入手,情怀为人所推崇搭配恰当,而
宣扬广泛传布,珍重指的是珍惜重视,向往的一般是一种境界,第一空根据品格与情怀和治学的
逻辑关系可知“根基”比较合适,因此本题选 D 项
7.【答案】C。权利 缘木求鱼【解析】第一个空,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权利是法律赋予能否去做
某件事情的资格。权益说的是一种利益,所以排除 AD 项。第二个空文中是说胡适主要与知识分
子和国民党高层交流,而和新兴企业家交往少,由后文“这是胡适的局限,是他应深思的问题”
可以看出胡适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所以选择缘木求鱼,因此答案为 C 项
8.【答案】B。喧宾夺主 貌合神离【解析】由后文的“看上去是在配合演员,其实是在和演员争
夺观众的眼球,舞 蹈彻底沦为了配角”。第一空“喧宾夺主”和“主次颠倒”
更为合适,排除 A、D 项;由第二空后面的“有一种独立于表达之外的野心”可知,“亦步亦趋”
不符合语境,它是指缺乏主见,明显与文意相悖,排除 C 项。故正确答案为 B 项
9.【答案】C。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解析】第一空,“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具有相似性,
因此填混为一谈比较合适;第二空,由“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的对比可知,第二空需填入
一个纵向的含有时间差异的词语,故第二空填“同日而语”最契合句意,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项
10.【答案】A。历久弥新【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
活,比新的还要好。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
新的还要好。语境中“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永恒
价值”,说明不因时代而改变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历久弥新意思吻合,因此选 A 项
11.【答案】C。拖累 疲软 引发【解析】根据语境欧债危机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是好
的影响,因为第一空排除 D 项,并且根据感情色彩应该是贬义词,影响为中性词,故排除 B 项,
第二空经济增长不能说是脆弱,所以排除 A 项,因此本题选 C 项。
12.【答案】D。厘清 约束【解析】第一空排除“确认边界确认搭配不当所以排除选项 A 项,
根据第二空,“限制”和声讨”明显不符合搭配,排除 A、C 项;“惩罚”不能作为“道德”的
谓语搭配,“约束”更为合适,排除 B。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13.【答案】C。推波助澜 鼓吹 背叛【解析】该题可以借助词义的感情色彩来判断选项。“助纣
为虐”贬义,“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褒义。“推波助澜”为中性词。该题题干作者态度很客
观,陈述了相关事实,应该用中性词表达,选 C 项
14.【答案】D。不仅 更 与其说 不如说【解析】该题借助语境语义判断。作者要表达递进的关系
所以用“不仅……更”符合要求。文段后面的逻辑关系要求做出选择,所以用“与其说……不如
说”。选 D 项
15.【答案】B。讲求 概莫能外【解析】该题可以借助词义来判断选项,主要通过第二空来判断。
“互相提携,并一致对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说明每一个人都参与,没有例外的,因此选择“概
莫能外”,选择 B 项
1.【答案】B。垄断 蒙蔽 印证【解析】考察考生对文段感情色彩的理解以及常用词语的固定搭配。
首先,文段首句的特征属于客观描述,所以感情色彩应该是中性的,而“操纵”一词带有一定的
贬义色彩,我们可排除 C 项,而 A 项主导一词一般与某事物的发展方向搭配,不予选择。第二
当中与假象搭配的应是个贬义词,故而选择蒙蔽,故本题选 B 项
2.【答案】C。闻过则喜 讳疾忌医【解析】考生可从文段中提炼关键性信息——关联词“而”。
“而”表示转折,前后语义相反,所以前后两个成语应是一组反义词。而第一个空所填成语与前
文“吾日三省吾身”以逗号连接,表并列,应填入意思相近的成语,综合考虑只有 C 项符合
3.【答案】B。图景 迟疑 延宕【解析考查近义词词义辨析和语义轻重程度的辨析,通过第一空
可以排除 C 项,因为景观一般指的是一种自然景观,而不用在社会生活或道德领域。根据第二
排除 A 项,迟钝一般指人反应很慢,而从前文“恐被挪作他用的疑虑中”出发判断 D 项“消失”
用词语义过重,再把第三个空代入验证,符合文意。故本题选 B
4.【答案】B。一以贯之【解析】提炼文段重点信息“流动局面”,说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局面没有
固定的格局,而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对应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没有一种思想可以贯穿始终,故而
选择一以贯之。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因此答案为 B 项
2
16.【答案】A。推断 支撑【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的“无法核实”,因此对事实真相只能进行较
为不确定的推断或是猜测,故排除 C 项,第二空宾语是观点,搭配支撑、支持都可以,因为“证
实”一般指的是事情真相,而观点则是主观性的。支持与支撑在表达风格相比而言,支撑更为书
面,故而选 A
17.【答案】A。逸闻轶事【释义】剑拔弩张、优柔寡断、纷至沓来“剑拔弩张”原来形容书法笔
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纷
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宋·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
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18.【答案】B。对峙(zhì) 模棱(léng)两可【解析】B 项正确,其他选项正确的读音分别为蹊(q
ī)跷,追溯(sù),万马齐喑(yīn)
19.【答案】B【解析】A 中缺少谓语,应改为必须“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
高压态势;C 中“贻笑大方”包含被人笑话的意思,“被人”二字重复,有语病;D 中缺少宾语,
应为“实行……的方法”。只有 B 无语病,故正确答案为 B 项
20.【答案】A。③⑤②①④先确定首句,②句不适合做句首,②⑤都提到人对美丑的追求,话题
一致,必须放在一起,并且②句是对⑤句的举例解释,因此⑤②必然在一起,并且③句是观点援
引,适合做首句,故本题选 A 项
21.【答案】D。②⑤④①③【解析】根据邻句捆绑原则,⑤④都提到美,根据话题衔接必须绑在
一起,③是①的举例论证,所以①③必须绑在一起,故本题选 D
22.【答案】A。⑤④③①②【解析】排序题最实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本段材料主要围绕才学与应
用展开。⑤谈论的是“才学”④谈论的是“应用”由此可见⑤④应该连在一起,而④句以“之
所以这样说……开头④在⑤之后,因此答案在 A、D 中产生;③句将才学比作工具,①句将
才学比作剑,③①为明显的并列关系,故③①相连。正确顺序为⑤④③①②,答案为 A 项
23.【答案】C。④②③①⑥⑤【解析】A、B、C、D 四个选项的首句两两相同,可以先确定首句。
③句不能作为开头,句引入主体,适合做句首,因此排除 B、D 项, ④提到财产公开,后面
②句转折之后提出问题,故本文选 C 项
24.【答案】B。读书须持谦逊态【解析】罗尔斯假定别人比他聪明得多,所以发现别人的错误
的时候,并没有怀疑,而是接受这种处理过的“错误”,体现了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B 最契合
文意,故正确答案为 B 项
25.【答案】C。批评政府应该有理有据,遵循事实解析】文段首句是核心观点,根据转折词但”
得出重点应是“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不是谣言。”文段后面部分则是举例论证,属于非重
点部分。故本题选 C 项
26.【答案】B。经典的生命需要读者来重塑【解析】文段前部分介绍了经典的各种不同命运,并
认为经典的命运与读者息息相关“读者会把自己的命运加入进来”。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核心
观点,“它必须等到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复活,这个读者有多好,它就能够复活得多好。”说明经
典需要好的读者来解读复活,B 项即为该句的同义替换,因此答案为 B 项
27.【答案】A。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意义重【解析】关联词“故”表结果,重点分析这一结
论。通过“然”(表转折)得出文段重在强调“欲观秦汉制度如何没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则
必当于此一纷乱时代求之”,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对于研究秦汉制度如何演化成隋唐制度有
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知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要呼吁人们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研究,因此答
案为 A 项
28.【答案】C。民本思想【解析】孟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
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
夫。这句话的重点强调的是百姓的重要性,所以要以民为本。选择 C 项
29.【答案】A。收入越来越向政府和资本倾斜【解析】文段第一句话是在说政府的收入,第二句
话是在说企业或者资本的收入这两个方面的巨大增幅,收入不断倾斜,二者之间用一个表示并列
的词语“而同期”将两者联系起来,而后边又用了“一个佐证”进行举例论证,可以省略掉。答
案当中可以体现前后并列的二者的是 A 项
30.【答案】B。农村可能比大都市更早进入老龄化时代【解析】文段前面写城市“大城市的活力
就会保持下去”;写农村“老年人支撑农村,已显端倪,甚至可能成为常态”,最后用一个日本
农村例子论证农村先进入老龄化,因此是重在比较农村与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即农村比城市更早
进入老龄化,选 B 项
31.【答案】C。应认真庄严地投入生活又不为生活中的得失所累【解析】从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这
一种态度……”可以看出寓意指的是这种态度,这种态度,根据代词的就近原则可以知道指的是
前文高僧的态度,所以答案选 C
摘要:

1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真题答案5.【答案】A。生动性【解析】结合文段的最后一句话,通过“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营造出更富想象力与互动性的空间”可以看出应选生动性,即A选项。【纠错】B项及时性强调的是时间,文中并未体现;C项只能体现出内容更加多,体现不出更富有主观体验;D项便捷性强调的是方便快捷,文中也未提及。6.【答案】D。根基推崇【解析】本题解题主要从第二个空入手,情怀为人所推崇搭配恰当,而宣扬广泛传布,珍重指的是珍惜重视,向往的一般是一种境界,第一空根据品格与情怀和治学的逻辑关系可知“根基”比较合适,因此本题选D项7.【答案】C。权利缘木求鱼【解析】第一个空,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权...

展开>> 收起<<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答案及解析.pdf

共9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研究生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9 页 大小:749.59KB 格式:PDF 时间:2025-04-0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