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22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4-04 0 0 1.26MB 29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1 -
2015 年 0322 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1 、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35%,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人物相关评价。
第二步,张謇(jiǎn),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宝贵
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1926 年 8 月,张謇在其故乡江苏南通病逝,蔡元培撰写此联以表悼念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是孙中山的主要贡献,他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项: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
D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
学精神。
2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62%,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宋词的特点。
第二步,题干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属宋词中的名篇。由于当时已经
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首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感情真实,沉自然,
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符合宋词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的文学特点。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汉赋的特点,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
文,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
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结尾。汉赋的典型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张衡《二京赋》、左思
《三都赋》等
B 项:“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是词的特点。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等,婉
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等。
C 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是元曲的特点,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
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
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D 项:“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
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
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 、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96%,易错项: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车安全知识。
第二步,当油箱泄露致使车厢里充满汽油的气味,此时应该打开车窗以使车厢内空气流通,释放车厢中的汽油味,
同时打开所有车窗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汽油遇到火源容易着火,所以要严禁烟火,散乘客可保障乘客的生
命安全。对比选项,D 项措施比较恰当。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汽油不溶于水,而是漂浮在水面,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汽,因此洒水降温无法减少汽油蒸汽。
B 项:汽油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而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汽油蒸汽遇电火
花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不宜开灯。
C 项:油箱已经泄露,如果发生爆炸,不管在车厢哪个部位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让人集中到车厢后部并不能避
免危险。
4 、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62%,易错项:A。
解析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2 -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红、黄、蓝是我们通常上认为的三原色即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红色
与黄色按照 1:3 的比例混合是橙色;红色与蓝色按照 1:1 的比例混合是紫色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1.美术中的三原色:红、黄、蓝。原色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①红色与
黄色按照 1 比 1 的比例混合是砖红色;②红色、黄色和蓝色全部混合是黑色;③蓝色和黄色混合是绿色。
2.光学中的三基色:红、绿、蓝。三基色的光可组成以下几种颜色:红+绿=黄;绿+蓝=青; 红+蓝=品红; 红
+绿+蓝=白。
5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27%,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书法作品
第二步,“颠张醉素”分别指的是唐朝书法家张旭和怀素,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
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
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自言帖》是张旭的名帖。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776 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全卷强调连绵草势,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
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B 项:《自言帖》是张旭的名帖,该帖用笔雄逸天纵,体势飞舞变化,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对狂草“悟道”过
程的阐述,形象生动,意蕴深刻,值得后世学习揣摩。
C 项:《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王献之有“小圣”之称,与其父
王羲之(“书圣”)并成为“二王”
D 项:《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作品,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寒食帖》通篇书法起
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6 、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90%,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干古诗出自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调要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需要亲自体验感悟,
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哲理。C 项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强调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想要获
得真知灼见必须亲自实践,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哲理,与题干哲理一致。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出自宋代苏麟的《断句》,强调靠近水边的楼台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着阳光的
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体现了因果联系的哲理。
B 项:出自宋代苏轼的《春江晚景》,强调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
的回暖,现了普遍联系的哲理一方面,从拟人的角度来讲,该诗句也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与 C 选
项相比较,C 选项与题干的关联度更强。
D 项: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强调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
湛蓝的蓝草,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理。
8 、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65%,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第二步,题干强调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结论,得对市场
的客观认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就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事求是,使
主观符合客观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3 -
B 项:事物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的曲折性
的统一,与题干无关。
C 项: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
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
重点和主流。与题干无关。
D 项: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本身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辩证认识论的方
法论等。D 项过于笼统,与 A 项对比不够具体,故不当选。
9 、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78%,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 DNA 相关知识。
第二步,对比选项,DNA 是一种遗传物质,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
排列,DNA 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由亲代传给子代。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 DNA 是完全相同的,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
DNA 的多样性
B 项: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核酸,不是蛋白质。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
而存在于细胞核内,主要功能是储藏遗传信息。
C 项:染色体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组合,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人体 23
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子之间不会一模一样。
解题技巧:本题适用排除法。根据可能性优先原则,A、B、C 三个选项中出现了“都”、“只有……才”这样表
示绝对表述的词语,故排除
10 、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20%,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质生产部门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国民经济部门的总称农业、工业、建筑业、
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指不直接生产商品或剩余价值的部门,如国家公务员,政府雇员等的劳动。社会总产值是
指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的价值,它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
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地域概念。
B 项: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
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C 项: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
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11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35%,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天干地支
第二步,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即“天干+地支”
的形式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将上一个甲子年当做本循环中的第 1 年,么第 31 年的算法是31/10=3 余 1,那么
1 对应的天干就是甲,31/12=2 余 7,7 对应的地支就是午,所以第 31 年为甲午年。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①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 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4 -
干支纪年。
②十二地支同时也对应着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③古时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十二地支也对应着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 点至 1 点)丑时(1 点至 3 点)
寅时(3 点至 5 点)卯时(5 点至 7 点)(7 点至 9 点)巳时(9 点至 11 点)、午时(11 点至 13 点)
未时(13 点至 15 点)、申(15 点至 17 点)、酉(17 点至 19 点)、戌时(19 点至 21 点)时(21 点
至 23 点)。
12 、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41%,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第二步,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
实在各有千秋。”文中对应的分别是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①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
②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
③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代表作《荀子》
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专制,代表作《韩非子》。
13 、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62%,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占卜相关知识。
第二步,“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古代先民使用甲骨进行占卜,需先取材、钻凿、再用火灼烧甲
骨,古代先民根据灼烧形成的裂纹形状预测吉凶福祸。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中国古代占卜时主要用的是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
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
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是最早发现者,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14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42%,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经济发展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业增加而失业率降低,干体现的是就业人数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作用,就业一旦充分社会保障体系便得以高效高质地建立。由此说明,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奠定物质
基础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强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与题意不符合。
C 项:强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题意不符合。
D 项: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与题意不符合。
15 、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42%,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
第二步,生物种间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鸠占鹊巢”出自《诗经·召南·
巢》 指的是红脚隼经常强占喜鹊的巢,反映的是红脚隼和喜鹊这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为争夺同一资源而展开的
竞争,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从繁殖学讲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产生原因是由于亲代的遗物质(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差错(变化)
或在有性以及子代不同的个体间发生差异,反映了生物间的差异,不属于生物种间竞争。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 5 -
C 项: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虎食量大,可得到的能量少,个
数量也就少,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现同种生物间的斗争关系,属于
种内竞争,不属于生物种间竞争。
D 项: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为捕食关系,不属于生物种间竞争。常用来形容人鼠目寸光,对眼前的利益
过分追逐,反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
16 、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40%,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气温变化
第二步,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夏季温度最高而冬季温度最低。在相同季
节,一般来说,中午 12 点是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大约一小时后,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把这些
热量向大气传输,时间大约还要 1 个小时。因此,一般情况下,在下午 14 点前后,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解题技巧:本题适用排除法。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夏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排除 BC 两项。且在一天之中,
午时气温高于日出气温,排除 D 项。
17 、正确答案:B,全站正确率:48%,易错项: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命令文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诰命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从宋代开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赠其
祖父妻室,都用诰命。明清沿用,五品以上官员授以诰命,六品以下(含六品)授以敕命。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如皇帝的即位、退位或驾崩等。
C 项:敕谕是皇帝针对某时某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向特定地区或部门公布的重要政策法令,以及对有关臣民下达
的重要命令、要求和训诫等
D 项:册书主要用以册封王公后妃及祝告天地宗庙等。源于周代,魏以后改“策”为“册”,明清两朝被沿用。
18 、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87%,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第二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就是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群众观点,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强调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不是从哲学角度分析的,与题目无关。
B 项:强调人们的认识,题干强调改革惠及大众,不符合题意。
C 项: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题干强调改革开放结果,不符合题意。
19 、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72%,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简史
第二步,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
相对论,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文中的“这个原理”相对论,其它选项与
爱因斯坦无关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日心说由哥白尼提出,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
变革。
C 项:量子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马克斯·郎克在 1900 年提出,光波、X 射线和其他波不能以任意的速率辐射
必须以某种称为量子的形式发射,他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D 项: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于 1687 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摘要: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1-2015年0322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1、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35%,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人物相关评价。第二步,张謇(jiǎn),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1926年8月,张謇在其故乡江苏南通病逝,蔡元培撰写此联以表悼念。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A项:是孙中山的主要贡献,他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项: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展开>> 收起<<
2015年0322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共29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研究生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1.26MB 格式:PDF 时间:2025-04-0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