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卷)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4-04 0 0 918.61KB 11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违规内容,禁止显示
2
前。D项错误,阴山山脉是传统上重要的农业和牧业的分界线
16【解析】C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科学试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三个区域本区的物
种资源也非常丰富,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的雪豹、盘羊、猞猁、紫貂、黑琴鸡、松鸡等。保护区
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生物区系的代表,具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
值,因此,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没有金丝猴这个动物,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区的周至、太白、
佛坪、洋县等县境内,其他选项均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C项。
17解析】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来指引人们的行为,
予人们一定权利;规定一定义务,要求人们必须做什么;通过禁止性规定不允许人们做什么,使人们
承担不作为的义务来保障权利人的权利。本题意为法的指引作用,因此本题选A项。
18【解析】D题干中提到处罚前行政机关应告知了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
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此做法体现了程序正当的原则,因此本题选择 D项。
19【解析】A。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 50 元以下或单位处以 1000 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
适用简易程序一人执法,并可当场作出决定,本题是对赵某处以 150 元的罚款,故不可以当场决定,
因此本题选择 A项。
20【解析】B。本题主要体现了民法中的自愿原则。因此选择 B项。
21【解析】A。意图判断题。文段最后一句话“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才能重新焕发,
其复兴才有意义”强调其必要性。因此 A项当选。
22【解析】B文段中“道路”比喻成“河流”,把“高楼”比喻成“峡谷”,道路在高楼峡
谷中蜿蜒流淌,只有高处俯瞰才能呈现此景。另外,古人登上依水而建的楼阁,所观之景与此相似
其视线是由高处往下的。因B项当选。
23【解析】D结语推断题。文段谈论主体是中国钢琴音乐,“但……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知,接下来谈论主体应为中国钢琴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D项当选。
24解析】C细节理解题。由文段中“点火即可燃烧”可知,C项描述与此不符。其他项在文
段中均可找到依据。因此 C项当选。
25【解析】A“语言本质上是用声音符号做物质外壳的,字则是用来记录有声语言的”“网
络主要利用文字来实现即时的远距离交流”可知,网络用语的本质是用文字记载的语言。A项正确。
26【解析】A⑥是结论性的语句,不适合作为首句,因此排除 CD两项。AB两项末句分
别为④和⑤,④由“因此”引导,为结果,⑤为原因,因此⑤应在④之前。A项当选。
27【解析】C文段主要谈论的是蓝藻形成水华带来的危害以及蓝藻爆发的原因——体污染,
因此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如何控制蓝藻爆发,C项“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与之相
符,当选。A项主要谈论的是蓝藻上浮带来的危害,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排除。文段指出“人
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B因果关系倒置,
法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文段未提及相关内容,排除。
28. C [解析]由文段可知,智商高的人大脑的应用效率很高,而类似的情商研究证明,情商
的人显示出和智商高的人类似的神经机制,因此可得出结论,“情商高的人大脑应用效率相对比较高”
C 项正确。 A 项,叽情商高的人脑电波活动量比一般人低”需加上前提条件 当试图解决情感相关的
问题时”;文段只是说“智商高的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大脑的活动量反而低”,而 B 项直接说“脑电波
活动量较高的人”,却没有加前提,也就是说并不知道是在干什么的时候脑电波活动量较高,因此也
就无法得出这些人的智商较低这一结论;D 项,文段说的是智商高的人与情商高的人的大脑机制
似”,“相同”一说过于绝对。 故本题选 C。
29. D [解析]这是一道态度观点题,需抓住文段中表明作者态度的关键信息。 由其中的关键饲
句“这种解释并不包含……而只是……最多是……”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语言变化的现有解释并
满足。 故本题应选 D
30. B [解析]作答本题需注意横线前面的一句话一一←“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老建筑,才能留
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前面一句是正面论证,否则词紧承上句,是反面论证,说的是假如不能保
护和利用好老建筑的话,将会怎么样。 很显然,没有了老建筑,留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了。 B项当选A项的无所作强调的没有作
C项的无计可施强调的没有办
D项的
声无息强调的不被人知道,均无法与上句构成正面、反面论证的关系,排除 ACD项。 故本题
B
31. B [解析]文段首先铺陈背景负利率时代或许已经离我们不远,接着分别阐述了其对
3
民和国家两个方面的不同影响。 由其中的关键词句......他投资收益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需
要一个低利率的政策环……经济转型才会进行得更顺畅可以看出,文段重在说明保持较低利率对居
民和国家的有利影响。 观察四个选项,只有 B项符合题意。 文段中说的是在低利卒的政策环境下,
经济转型才会更顺畅一些A项用负利率偷换概念,且经济转只涉及第二个关键词句,过于
面,故排A项。C项只涉及第一个关键词句,过于片面,排除D项,“CPI”出现在文段背景铺垫
分,非文段谈论的主体,排除。 故本题选 B
32. D [解析]主旨化的意图判断题,段的主旨即作者意在说明的内容。 文段为总——分” 结
构,头即点明了主旨一一电影是否适合 3D 制作,主要取决于影片的内容,也就是说 3D 影片制作应
当因片而异 接下来文段具体说明了何种影片内容适合 3D 效,又 通过转折关联词引出一些影
片没有必要采3D 版本 ,这些都是对文段主旨的阐绎说明,并非作者意在强调的重点。故选 D
33. D [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 文段首先提出问题一一衍生生物的耐药问题日渐严重,接
着指出了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对我们的有利影响一一一将有助于我们控制 微生物的耐药问题,并提
人类的健康水平。 很明显段的意图就是呼吁加紧解决微生物的耐药性问题。观察四个选项,只有
D项符合。 A针对的是文段的非 重点部分 提出问题部分,且会”说法错误,如果措施得当
就不会日渐严重,故排除。B项说法错误,文段说的是“无药可用的日子还未到来”,且该项针对
不是文段的重点部分一一关联词引导的内容,故排除。C“给各国带来健康威胁”文段未提
及,属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 故本题选 D
34. A [解析]首先观察选项,发现首句在之间选择。 有明显的引导结论性表达的
因此,故不适合作为文段首句,排除 CD两项。 继续观察可发现,结尾出现
连续的谱带这样的概念这个连续谱带然是指出现的概念,⑥⑤应前后
相连,可以锁定答案为 A项。 A项进行连贯性验证,可知其为正确答案。 故本题选 A
35. C 解析]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将造成生态失衡,而污染物质排入水体是造成蓝藻暴发的原因
因此,为了控制 蓝藻暴发、维护生态平衡,应加强对水体污染的治理,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文段
强调的重点,D项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 C
36解析】B由横线后面“少数主导”“几乎”“更大的问题”等提示词可知,此处应填入
表示不好的程度加重的成语,“雪上加霜”常用来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符合句意,当
选。
37【解析】D。由第二、三段以及最后一段中“要动员……合舟共济”可知ABC三项
为两派争论所涉及的问题,只有 D项中的“改变性别失衡”理解有误,文中说的是“让人们听到不同
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领域科学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声音”“容纳不同性别”,说明并非“改变”
而是广泛听取
38解析】A“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表达破坏的方面,排除 CD两项。
中并未狭义地指出“自然环境的破坏者”,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排除 B项,A项正确。
39【解析D根据第三段中学术会议以至媒体中广泛进行的尖酸刻薄的个人论战。这种情
可能在扼杀有益的言论”可知 D项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最担心的问题。
40【解析】C由最后一段“应当更加精确地描绘这一领域悠久的全球的共同参与的历史进程”
以及“环境保护组织和科学家们应当欢迎所有的环境保护执行机构”可知,作者提出的对策是 C项。
B项倾听的不是公众声音,应是环境领域科学家和工作者的声音。
41.【解析】B第一空,“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画饼充饥”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闭门造车”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很显然,AD项不符合语义。第二空,“立身之本”
与“荡然无存”搭配恰当,“立身之本”与“一无是处”搭配语句不通。因B项当选。
42【解析】D第一空“盯着名利干事”可知,“急功近利”最恰当,且两者也都包含关键
字“利”。第二空,由“不闻掌声”可知,“心无旁骛”最恰当。因此 D项当选。
43.【解析】B。第一空,根据语境,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传播途径的一种形式,故用“载体”。
验证第二空,语句通顺,符合语义。因此 B项当选。
44【解析】A。第一空,与“慷慨”搭配,“赐予”最恰当。“分享”“供给”程度不够。“奉
献”指恭敬地交付,献出,主要是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验证第二空,“轻慢”符
合语义。因此 A项当选。
45解析】B第一空,“不堪重负”“顾此失彼”与“网络热词的更替速度”搭配不当,排除
摘要:

1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B类)参考答案与解析2.【解析】D。题干中没有体现出“中国始终把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这点,而且,应该是中国始终把维护我国的利益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D项。3.【解析】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也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矛盾,进而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解析】B。A项前面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和运动,后面项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B中两项体现的是量变质变规律,C项前面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后面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D项前面体现的...

展开>> 收起<<
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卷)答案及解析.pdf

共11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研究生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11 页 大小:918.61KB 格式:PDF 时间:2025-04-0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