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5-08-22 0 0 55.19KB 1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宁波市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8 分)
材料一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
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
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
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
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
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
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
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
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
“烟”,它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让人联
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蓝田日暖
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字在历史
上所累积种种关系,有如外圆光,淡大小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
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的方面。直指的
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者是定的,后者是离的;前类型,后者于个性。
离的,个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丰富,也可以使思含糊甚至于离。比如说苏东坡
的《烹小龙团》诗里四两句“独携天小团月,来人间第二”,“小团月”是小龙
联想起来的,如果不知这个联,原直不通;如果不了月照泉水和茶泡
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也就去原处。这两句诗的处就在不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它比用“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显得丰富。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成“独携天小团月,来人间第二”,这是点铁文学之所以
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这是一个用联想意义的子。联想意义也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习惯老欢喜走熟路
熟路引诱最大,人们它的抵抗最低,一人过,人人就都愈走愈平滑俗滥有一点新
的意。字被人用,也是如此。从作诗的人都依靠料触》《幼学琼林》《事类统编》
*
类书籍,要典故,都到里去乞灵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子都是“
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春花秋月”,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遗风”,到
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胜举,它们是从人所谓“语”,我们所谓
滥调”。一件事物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滥调,而也就滥调斟酌使用它们,
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反应”。一个人的心如果倾向于“
反应”,就根本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反应和创造动机仇敌;就读者说,它不起
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反应”,在运思布局至于在个人生态
度方面也就难如此。不过习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的去新创较省力。人
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到“反应”里去。如果随便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
段文章来分就会发现那语言,大半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己做
,“惟陈言之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经验。语言俗滥的语言,自然也
就不俗滥;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文章也就真正是“作”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摘编自光潜《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木叶”》中,作者认为与“木”暗示的疏朗形象不同,“树”这一概念的背后是枝叶繁茂,可以
引起人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B.《咬文嚼字》中文字直指的意义其实就是字典里的意义,具有固定化、类型化的特点,文学作品尤其是
诗歌就不适合使用这类意义。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诗歌语言,不同的是,材料一侧重探究语言背后的艺术形象问题,材料二主要讨论文
字的联想意义问题。
D.作为学术随笔,两文在论证上具有相似之处,都注重论述的形象生动,善于借助具体的文学现象来剖析
问题,并得出结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树叶”这个意象在诗歌中少见的原因,在于“树”“叶”两者的形象有太多的一致,组合后不会产生更
多的新意,反而导致表达上不精简。
B.文字联想的意义实际是使用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木叶”的联想意义也是经历代文人及其作品不
断丰富、累积得到的结果。
C.材料二“点铁成金”是说苏轼将原本确凿的“小龙团”茶替换成了“小团月”,又将水泡茶与泉映月系
到一处,产生了丰富新奇的诗歌意蕴。
D.人生来有惰性,语言和思想难免会滑向习惯,而语言又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因此人一旦使用了俗滥语
言,他的思想情感也必然是俗滥的。
3.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材料二中对“套”理解的一项是( )(3分)
A.黄庭坚登快阁》“千山天远大”中“木”这一意象沿承杜甫无边落萧萧下”,
空阔的意不免于“套”。
B.诗中大量以“然”勒燕然”来表示想要或已经在边塞立功的诗未勒归无计”“
今已勒燕都是作者进入的体现。
C.当今也有人在作诗填词,不过有意象化,于套如写阳节,不有见到实
选择黄花叶、雁阵茱萸等意象写入其中。
D.“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吟安一个字,数茎须”,要语言到了发前人之未发、不
*
俗套,诗歌就能摆脱脍炙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项对表信息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者 篇目
寒风扫高木 (吴均 答柳恽
沉舟畔千帆过,前头万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芭蕉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 《代·其一》
尽日飞花雪 张先 千秋岁
A.吴均诗中的“高木”在概念上就是“高树”,此处却让人有疏朗空阔的联想,“寒风扫高木”现的
是叶子被寒风扫过后少的萧瑟
B.刘禹锡诗中“出经的树木在春天到来后蓬勃象,这里的“木”原本就是凋零枯败
是与“用产生了奇的表达果。
C.“芭蕉展丁香结”一上是两种植物抽叶、开花时的形,实际要表达人的愁眉
结,将两者联想到一处读,就难体会其妙趣
D.“尽日飞花雪”中“”不是指冬天雪花,而是指在色泽漫天飞舞上与雪花相似的
飞絮,此处文字的联想意义为词句增添了蕴
5.人说“诗。”诗的常常并不显露,对同一诗,不同的鉴赏常常会有不同的解。结
合两则材料,说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小题,17 分)
三三如一般换几回,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就了。规矩三三,要
招郎,也是时了。但妈妈有了一心,不信媒人的语,所以这碾坊还是只有母女二人。
这个母女人一晚饭,不到黄昏常常过子里一个姓宋去,一个行将远
姑娘谈天一个从来的人歌。有一照例进堡子里去,却因,要三三回碾坊
子,三三就一个人赶忙跑回碾坊来。屋边时,黄昏溪边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
着一竿子,下钩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规矩喊“不许钓鱼,这是有
人的
到一个人说里的也有人?难也可养鱼吗?”
一人又说“这是碾坊姑娘说着的。”
的一个人就了。
到第二个人说三三三三来,都被人捉
三三到人取笑她人,心里十分不过去时,道那第二的人是
里一个外是一个从不见人。的原来只是一个拐杖,不是钓竿
得三三三三也认识,所以三三走近时,就取笑
三三你家养的?你家养了多少鱼呀?”
三三见是子里也不说了,只。头低低的,却里来的
人白,且子说“这女孩倒明,很。”的又说“这是我子里人。”
人这说着,子就了。
到这时,她猜子是她望着发笑!三三心想我干?”又想里人只怕狗,见了
*
摘要: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材料一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

展开>> 收起<<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55.1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8-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