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25-08-06 0 0 91.5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再融资为角度的实证分析
在当前国有股股东普遍放弃上市公司配股权的条件下,配股和增发新股本身都能够改
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即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下降。但是,
这一比例的变化程度如何,在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有无显著意义,上市公司能
否利用再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并实现对经理层的激励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再融资特征
1.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公司,他们的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
化的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上市公司或者说是国有公司进行了股份
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照所有者的性质进行了
划分,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股权。国家
对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明确的规定,即要保证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控股地位。为保持上
市公司的国家控制权,做出了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的初始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保
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二元结构,即纯粹市场化的流通股市
场和非市场化的国有股市场。截至 2003
年 7 月底,沪深股市发行的总股本已达 6239.42
亿股,市价总值已达 40305.68 亿元。但是,沪深股市的流通股仅为 2193.99 亿股,占
股本总额的 35.8%,有 3995.63 亿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其他少量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处
于沉淀状态,占股本总额的 64.2%;流通股市值仅为 13063.24 亿元,占市价总值的
32.41%,非流通股票市值高达 27242.44 亿元,占市价总值的 67.59%。在非流通股份
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超过 80%。这种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畸形状态。上市
公司股份过度集中于国有股,使得其难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大股
东仍然是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对大股东负责实际上是对国有企业原
来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又由于这种持股主体是一种虚拟主体,它对上市
公司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内在动力,上市公司的经营体制出现向国有企业复归
现象。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势行。
1.2 特股权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融资方式的选择受资本成本影响债务融资而言债务资本成本
与债权人所要收益率;对股权融资而言,股权融资成本股东所期望收益
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公司的管理层受到股东的约束,经红派息
,股权融资成本并不而且由于债务避税作用,债务成本往往低于股权
成本。它们的实证研究明,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债务融资,
后才部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然也现出优使用内部股权融资的向,但
是,国有股一股的特股权结构和国有的控股股东普遍不位的现象,已经
严重削弱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约束,导致经理层过分追求对资本的控制权,其结果必
是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明显的偏好;再上上市公司有分红派息压力,部股
权融资成本即成为了公司管理层以控制的成本,所以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将国内债务
融资的顺序部股权融资之后年,由于新股增发比配股难,配股
然也成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20002002 年深沪市场 A资规统计
清楚地显了配股融资和增发新股在我国资本市场资中所占的地位。见表 1。
1 2000-2002 A资规模统计
年份 市场资总额亿
配股资总额亿
配股占市场资额
重(%
增发资总额亿
增发占市场资额
重(%
2000 736.12 286.81 38.96 48.29 6.56
2001 809.25 290.56 35.90 56.31 6.96
2002 1535.63 500.19 32.57 297.20 19.34
源:巨潮讯网
然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增发其特的股权结构有,但是过来,配股和增
发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2 上市公司再融资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2.1 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配股是向公司的原有股东按照其持股比例发行股票,如果全部股东都
认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不会发变动。但是在我国证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国有
股股东往往会放弃配股权。为在国有股股东配的股份仍是非流通股份的情况下,国
有股股东若与流通股股东按照相同的配股,容易造成股东资的沉淀,其结果自
然是国有股股东不参与配股;再是有的国有控股股东在发起成立股份公司时,
已经产全投入,配股时本无力配。在非流通股股份普遍放弃配股权的同
时,流通股的配股往往由证券商进行“余包销”,所以一都能够配。在这
的条件下,势必造成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下降。
2003 年上市公司中配股的有 25 家,在其中有 3 家公司国有股股东实现了
配,其22 家公司的国有股股东部分或额放弃了配股权。对这 22 家公司配股前
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考察,以分析国有股放弃配股权对股权结构
变动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公司配股前股权结构变动的配对 T 统计检验,以明这
公司在配股前股权结构变动是否显著。见表 2。
摘要: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再融资为角度的实证分析在当前国有股股东普遍放弃上市公司配股权的条件下,配股和增发新股本身都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即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下降。但是,这一比例的变化程度如何,在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有无显著意义,上市公司能否利用再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并实现对经理层的激励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再融资特征1.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公司,他们的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上市公司或者说是国有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

展开>> 收起<<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oc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91.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8-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