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课内阅读(含答案)

2025-07-26 0 0 686.71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部编四上期末复习课内阅读专项
第一单元:
一、课文直通车。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
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
境。
3.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4.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5.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为什么?
二、课文直通车。
《走月亮》片段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
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
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
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月亮 的夜晚
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3.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4. 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二单元:
三、课文直通车。
《蝙蝠和雷达》节选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
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
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
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
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
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起来探路的。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敏捷—( 清晰—(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下面选项中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4.为了弄清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 次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第三单元
四、课文直通车。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
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
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
是爬山虎的脚。
1.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2)不留一点儿空隙(
3)一阵风拂过(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3.作者通过( ,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 )和
。流露出作者( )的之情。
4.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漾起波纹”,好不好?
五、课文直通车。
《蟋蟀的住宅》片段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
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
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
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
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
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
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
2.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动词是( )。
A.
摘要:

部编四上期末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第一单元:一、课文直通车。《观潮》片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

展开>> 收起<<
统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专项训练——课内阅读(含答案).pdf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686.71KB 格式:PDF 时间:2025-07-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