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5-07-26 0 0 24.47KB 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更多小学 1-6 年级复习资料下载请关注 我是晓慧 WEIXIN 公众号:xiaohui77com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 1 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
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 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
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
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 位 置
1、 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
低处的物体。
2、 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
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 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
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2
更多小学 1-6 年级复习资料下载请关注 我是晓慧 WEIXIN 公众号:xiaohui77com
一、 1--5 的认识
1、1—5 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
来表示。
2、1—5 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3,读作 3 等于 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2,读作 3 大于 2。前面的数小
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4,读作 3 小于 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 1 开始点数,数到几,
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 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 1 和几,依次分到几
1 为止。例如:5 的组成有 1 4,2 3,3 2,4 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
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5 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
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
来计算。
摘要:

1更多小学1-6年级复习资料下载请关注我是晓慧WEIXIN公众号:xiaohui77com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

展开>> 收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6 页 大小:24.4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