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

2025-07-21 0 0 294.66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
题目: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 5( ),一瓶牛奶重 500( ),一只香蕉重 150( ),
一只母鸡重 2( )。
错解:
一只母鸡重 2( )。
◆原因分析
作为物体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学生实际接触的并不多。而物
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学生未清晰地
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对克和千克的实际“大小”
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不能合适地选择应用这两个质量
单位。
◆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借助了一个 2 分硬币和一袋 1 千克的盐,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 1 克和 1 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
约重 1 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表象
课后让学生收集各种不类型的物品,亲自测量或是从物品的包
装上找到物品的质量,并用手掂一掂。真正达到对不同质量的
物品有感性的认识
物品测量登记表
物品名称猜一猜物品质量测一测物品质量掂一掂的感觉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18.2 %
◆典型错题
题目: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 5( ),一瓶牛奶重 500( )
一根香蕉重 150( ),一只母鸡 2( )
错解:
一包大米重 5( 克 ),一瓶牛奶重 500(克 )
一根香蕉重 150(千克),一只母鸡重 2( 千克
◆原因分析
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来称一称,学生并
没有清晰的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对克和千克的实际
“大小”并未形成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还不能合适的应用这
两个质量单位。另外还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物
品的质量没有直接的接触和掂量
◆教学建议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表象。如我借助了
个 2 分硬币和一袋 1 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再次感知
1 克和 1 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 1 千克的物体帮助学
生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的观念。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
重可以用秤称。介绍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工具。再如
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
后,实际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
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我为学生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
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
策略。
强化训练: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18.9 %
采集样本 96 错误率 45.8%
◆典型错题
题目: 五、判断
2、1 千克鸭蛋大约有 15 个。
错解: ×
◆原因分析
1.现在的孩子对于这种生活味十足的判断题目缺乏切身的生
活体验,很难进行一个理性的判断,就算做对的同学也有很大
一部分是蒙的。虽然,前面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一个鸭蛋大
70 克,但要根据这个信息算出 1 千克鸭蛋的个数也是很困难
的,毕竟 70×()≈1000 这样的计算还没学过
2.教学时,老师对这种生活题涉及的不够多,举一反三的方
法也没教给学生。
3.虽然这样的考察旨在促发学生关注生活,但这样的考察并
摘要: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典型错题题目:在()里填上“千克”或“克”。一包大米重5(),一瓶牛奶重500(),一只香蕉重150(),一只母鸡重2()。错解:一只母鸡重2(克)。◆原因分析作为物体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学生实际接触的并不多。而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学生未清晰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对克和千克的实际“大小”未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不能合适地选择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教学建议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借助了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

展开>> 收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pdf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294.66KB 格式:PDF 时间:2025-07-2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