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如果他们能早点过去把坏车挪走,路可能会更畅通些。按照规定,占用应急车道要罚款 200 元,但因为这个现象太过
普遍,交警早已管不过来了。
高速路发生拥堵时,一些司机不能耐心等候,乱插队,乱超车,未保持安全车距,结果会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让原来拥堵
的路况雪上加霜。另外有的司机在路上乱开,不打转向灯就快速换车道,致使后面车辆的司机措手不及。按照规定,占用应急
车道,要罚款 200 元,但因为这个现象太过普遍,交警早已管不过来了。
高速路发生拥堵时,一些司机不能耐心等候,乱插队、乱超车、未保持安全车距,结果会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让原本拥堵
的路况雪上加霜。另外有的司机在路上乱开,不打转向灯就快速换车道,致使后面车辆的司机措手不及。
材料 7
据悉,春节、清明、劳动节、国庆节 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如果取消收费,各路桥公司每年将减少 200 亿元的收入。
对此,大部分民众拍手称快,认为高速收费暴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减少 3%-5%的收入只是九牛一毛。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商则
大倒苦水,称高速行业虽然毛利高,但负债率也高,其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值低于其他行业。据统计,我国收费公路累计投资总
额为3.65 万亿元,到目前的债务余额为2.32 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2.32 万亿元是必须连本带息归还给投资方的。收取通
行费就是为了还这笔钱。由于前期投资太大,投资额、利息、养护等费用开支巨大,高速公路运营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好赚。
”一位高速公路运营商说。例如,2011 年重庆路桥资产负债率为66.5%,其2011 年的利息支出高达 2.02 亿元,高于3529.8 万元的
主营业务成本。
材料 8
有人建议,在收费站开足全部收费通道后,收费处仍出现车辆严重堵塞达平均200 米以上的,应实施间歇性免费放行。建议人
指出,目前高速公路等公路设立的收费站,主要是“收费还贷”或是征收城市增容费。但“公路”本身姓“公”,带有公共服务性
质,不能光看收费而忽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而,收费站拥堵时免费放行,是公共服务企业应该做的。这不仅仅是一种
服务理念,更应成为一种制度。所以,这需要国家的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高速公路免费放行的规定。对于高速公路拥堵、公众
假期、春运期间、公路大修影响车速、严重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情况,都应实施收费站免单放行,用来承担“没有达到高
速”或是畅通的责任。
材料 9
美国约有10 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收费路段仅有不到十分之一,且主要集中在纽约附近的人口密集地区以及东南部佛罗里达附
近。小客车的缴费额度从25 美分到几美元不等。之所以费用便宜,是因为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维护资金基本来源于联邦政府的
税收,州政府仅对一些年久失修的高速公路收费,用于维护和保养。
日本约有9200 公里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费,征收标准全国统一。收费打折是日本的一大特色。比如在高速
公路上的行驶里程在100 公里至200 公里之间的,超出 100 公里的部分可优惠25%,如果超过 200 公里,则超过部分可优惠
30%。法国被称为:“收费站共和国”。全境一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有 8500 公里设有收费站,由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公司经营
管理。收费价格也不便宜,比如从法国北部里尔到首都巴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要收15.4 欧元(合人民币120 元)。而如果
是房车、带拖车的、或者是货车,收费价格就更高。
德国高速公路采取的是客车免费、12 吨以上货运卡车收费的分类计费方法。客车无论其行使里程多少均不收费;而12 吨以上
货运卡车则根据其行驶里程的多少,由安装在每一台货车上的自动计价装置监控其实际行驶高速里程数,并缴纳相关费用,每
辆车每公里费用为 1.5 欧元。
英国的高速公路绝大部分地段都不收费,只有个别桥梁隧道,以及伯明翰附近的几十英里私营路段收费。在欧洲,类似英国这
样高速公路基本免费的国家还有芬兰、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等。
材料 10
2012 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数十个景点游客访问量超过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
十倍。像南京中山陵的游客访问量就是最佳接待量的 10 倍,厦门鼓浪屿为最佳接待量的 9倍。曾经宣布最佳接待量为 5万人
的故宫,10 月1日接待 8.23 万人,2日接待 16.35 万人,3日接待 14.1 万人,4日接待 10.7 万人,5日接待 7.5 万人。最
佳接待量为 2万人的华山,10 月2日游客数量超过 4.1 万人,10 月3日超过 4.3 万人,10 月4日游客也接近4万人。2日下
午更是发生万人滞留华山、封堵华山景区入口要求退缆车票的事件。
假期旅游景点的火爆,带来的是旅游消费的井喷。双节8天长假,全国旅游接待人次约为3.62 亿,旅游收入约为1800 亿元。
而全国假日办的数据显示,被纳入监测的 119 个直报景区连续多天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超过 20%,收入则超过 30%。
景点火爆形成的拥堵,也使部分游客的利益受损。有的景区为了限制游客数量,在中午就停止销售门票。一些游客乘了飞机、
坐了火车慕名而去,结果连景区大门都没进去。
与部分景区游客拥堵的现象相对照,“十一”黄金周期间,也有少数景区受到了游客冷落。国庆假期,有数十个景区游客接待量
在最佳接待量以下,其中不乏节前宣布降价的景点:例如海口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材料 11
2012 年“十一”黄金周,一组“三亚3公里海滩遍布50 吨垃圾”的照片盛传网络。照片中,绵长的海滩几乎被东倒西歪的啤酒瓶
和一次性纸杯所覆盖,场面令人咋舌。据了解,让海滩一夜之间变成“垃圾场”的“杰作”系中秋赏月的市民和游客所致,消遣性
游览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人对“文明出行”这一理念的漠视。
其实,惨遭“洗劫”的不仅仅是三亚的海滩。据报道,“双节”后,全国多地旅游景区和高速路都出现了垃圾遍地的景象。记者在
城市里的一处老街游览时,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路面上散落着餐盒、食品包装袋、废报纸等“各色”垃圾,一阵风吹过,垃圾
刮得到处都是。本来和谐的景致就这样被破坏,让出游的人兴致全无。与此同时,长沙市环卫工人刘永亮路边打点滴的照片也
走红网络,老刘带病坚持工作的举动感动许多网友,也让很多人直呼:不忍心丢弃垃圾了,向所有的环卫工人致敬!这张照片
好似一记耳光,重重打在那些破坏环境的人的脸上,也让“文明出行”四个字在“黄金周”期间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事实上,“文明出行”的道理谁都知道,但落实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中,就让一些人犯了难。“黄金周”来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加快
了,随处可见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在抱怨出行太“堵”。可细想一想:若不对咱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看到原本整洁
的环境被一点点践踏,难道不是更让人心烦意乱,给咱心里“添堵”吗?“黄金周”恰成一面折射全民素质的镜子,善恶美丑,都
看得一清二楚。文明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环境的改善只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再不可把“爱护环境,人人有
责”这句从儿时起就应牢记的口号束之高阁。当然,把口号践行在“黄金周”还远远不够,它更需要贯穿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生
活中。莫再让“文明出行”成为空谈!
材料 12
第五届上海国际花卉组委会进行了一系列管理理念和手法的创新,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往的花卉展,游客往往因随手摆弄鲜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