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星星变奏曲

VIP免费
2024-12-11 1 0 54KB 3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3 *星星变奏曲
【导学目标】
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重点)
【能力目标】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难点)
【情感目标】
体味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重点)
INCLUDEPICTURE "F:\\课件制盘
2017 年秋用上册)\\7 年级\\8 年级 最终定
稿\\8 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名师测控》\\8 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教学资源\\1、幸福课堂新教案\\教学方法指
.TIF" \* MERGEFORMATINET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一: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
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
新奇。通感分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类。
在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找到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
我们要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找到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读者的感觉,让人觉得真
实可感。
2.巧妙运用声音和色彩。
在五官感觉的沟通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活动能力最强,因此运用通感时把其他感觉向听觉、视觉挪移是最
常见的。
3.注重独创性。
运用通感修辞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才会使表达更新颖更有感染力。情景
导入 生成问题
方法一(多媒体播放莫扎特充满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
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的
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方法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朦胧诗《星星变奏曲》。(板书课题)朦胧诗萌芽于动乱的 60 年代发展于 70
80 年代开始开花结果蔚为大观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股诗潮。许多人对朦胧诗感到很陌生觉得它隐晦
难懂但我却觉得它很亲切。这节课就让我引领大家走进朦胧诗。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 北京人。1968 年高中毕业。1980 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
摘要:

3 *星星变奏曲【导学目标】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重点)【能力目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难点)【情感目标】体味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重点)INCLUDEPICTURE"F:\课件制盘(2017年秋用上册)\7年级\8年级最终定稿\8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名师测控》\8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教学资源\1、幸福课堂新教案\教学方法指导.TIF"*MERGEFORMATINET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学法指导一: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

展开>> 收起<<
3 星星变奏曲.doc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3 页 大小:54KB 格式:DOC 时间:2024-12-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