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解析卷)

2025-05-17 0 0 305KB 1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2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
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
【解答】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
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
称作“刀笔吏”。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的了解。
 
2.(3分)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
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考点】2M: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V4: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经济和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考查唐太宗对工
商业的政策。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联系知识及分析、比较的能力。
【解答】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
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不能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体现了统治
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要维持社会等级秩序,故 B项正确。
AC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应排除。
题干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故 D项不正确。
故选:B
1 | 15
【点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
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
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目的:维自然经济,确保赋
役征派地租征收,维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
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3.(3分)《宋元戏曲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继焉者也。独元,为
既近,故两朝史四库集部世儒硕
复道。”这反映了(  )
A代文学不为后所重视 B.厚古薄今观念影响深刻
C市民文化的排D八股制新文学形式
【考点】3Q: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
【解答】是说明清两朝史四库集部世儒士鄙弃
并不是代所有文学,故 A项错误;
材料并体现“厚古薄今”,而是市民倾向,故 B项错误;
材料和八股直接关系,故 D项错误。
每个时代文学其独特在唐朝、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
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下,元曲明清两朝没有得正史和
学者的承认和重视。而元曲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子们(戏曲演员)
演唱目,在市民文化受到官修典籍儒硕)的排
故选:C
【点评】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就和点的考查。文学的
经是国现实主义的开端开创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赋辞藻华
铺陈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掌握
具有市民文化色另外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
张个性自的,掌握
 
2 | 15
4.(3分)清帝雍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首,其次
力农,再次下者方令读书。联所知,。”这
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跃居
B.学而优仕的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
D观念追求而改变
【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考查古代商业发展、思想观念改变以及重
农抑商政策,学生获取信息、调知识及用知识综合分析、题的能
力。
【解答】西商业、农业、参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为这
的社会风气很,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 项错误。
然有人希望学而优仕,B项错误。
材料中“山右今山西贾居首,犹肯力农,
下者读书”说商业发展对于人们思想观念了较大的冲击
因为追求从事商业的人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于 1推断
材料,取有信息,由表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四个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的选项正确但在材料
没有的选2:有长,半部
完整阅读;有时设问否定式标记设问键词;常在材
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5.(3分)论某人时说:“以朝之元老筹三省防,统胜兵精卒
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年之久,用财无一
立于可战之,以可和之。”张謇的是(  )
AB李鸿章 CD
3 | 15
摘要: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3分)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解答】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的了解。 2.(3分)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

展开>> 收起<<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解析卷).doc

共15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5 页 大小:30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