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5-05-17 0 0 63.37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23 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
传统呢?
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
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
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 ,
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 、
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言就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
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
最丰富的感受。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
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
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
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
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
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
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
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我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
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有的虚
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
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省略掉这些字因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
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
还不能完全不用。古典诗歌的语言离开散文越来越远,这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
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
古典诗歌的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发。但发既不是止境,更不是胶柱鼓瑟
切烦琐技巧上形式上的讲求,都往往只会把诗歌引入歧途。艺术上的借鉴于一种修养
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化它,才能成为自的新鲜血液则,
营养太多了,而容易使人成好走路胖子,觉得古诗的语言处处方便,信手拈
来,一都是现成的。不新诗的作因此往往写着写着放下新诗,停下来作诗了。我
们需要古典诗歌的丰富借鉴,但这借鉴是创造性的,它于新诗的成和发展,而不
拜倒在古典诗歌之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材料二:
智库:谈到中的传与发展,网友们最中的主一是跳出“曲高
”的小圈子群众喜闻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二坚持时代同步。此,
*
1
*
2
的传和发展要有广群众基础,传广,传统诗的生
命力也越长。现在能的人还有不不限于专业研究者用传统形式,
百姓喜闻的诗,不是没有可能。一多生、林庚先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
的形式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造出和古诗一样容易传的新诗形式。但由于
的语言基础与现,这种探索可能还要很长的
然,形式是诗发展的响因素之一,关键还是要能真正代时代精神的好诗
在这方唐诗的经验值得借鉴。“歌诗而作”是白居出来的,首先强调
歌要反映时代问题,这是诗创新的动力同时希望诗歌明
为大喜闻用自讽喻诗和新乐的创作实证明了二者统一的可行性。
康震:古典诗比作一个优盘,那么它便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容都聚合保存
了起来。百姓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有困难,而一些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诗
容易些。诗以一种便要、明的方式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行了充分表达。传
古典诗需要从孩子抓起,们从小接,等们长大有了一的人生历,
来理这些诗就能有深体会
余江:创作既要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变迁脉络近年现的中国诗
会》《经典等一经典诗篇章,一系列对发展作出
贡献人物的学校对优秀品读等,都是很好的
方式,能够以大化的方式实现中的创造性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古典诗词,如何赏其美、品其意、传其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小说、戏剧的组成要素相比,诗歌只有语言,所以诗的语言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借鉴
的诗歌传统。
B.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即使在写作时没有分行,也有利于摆脱散文的逻
辑性和连续性。
C.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现在的作者是不可能借用传统的形式写当下百姓喜闻
乐见的诗词的。
D.白居易的创作实践证明,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这二者统一起来是可行的,这就是诗词创
新的重要动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歌语言发展到可以完全不用“之”字的程度,可见省略掉语法中的虚字,就能使
诗歌语言具有飞跃性。
B.对古典诗歌的创造性借鉴有助于促进新诗的成熟和发展,新诗作者不能不加消化就使用
古典诗歌现成的语言。
C.古典诗词凝结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充分表达
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D.《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诗歌语言的飞跃性”的一项是(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是陶渊明生活中朝夕与共的,但时的南山
入眼帘,如同次相会,因而别有天
B.“曲终人不见,数峰青”,山本来就在那里,本来也是的。但似乎曲声完了时,
峰才宛然在目,觉得格外地青
*
3
C.“日出不见人,欸乃水绿”,山本来就是绿的,但在这“欸乃”中,
绿色仿佛是第一次在我们的感现,绿得不同寻常
D.“当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不能分理解,“当云鬓“对”,“对
镜帖花黄”也要“当”,表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身兴奋之情。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要说明。(4 )
5.中华诗词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法。 (4 )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风雷友
克木
学毕业生到校时只见史校长和一个看门兼人。史校长有三十
严肃有什么心半年不多,少年总记不起什么时候曾见他
过。舍是一所的大,主要建筑只是一殿各班共同教室殿两旁隔开的
小间卧室兼公室教员卧室。中间是共同所,用
板壁后面教室隔开。
又来了两位教员。一娃石,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本石烈士的本家侄
娃王武汉过什么干部学校,大,才回家来。
王老师总爱琴唱老头陀,古中,自烧香,自打钟”的石老师身不好,
总爱上,但们都比这个小老师岁年,又多了不少阅历。有一天
老师忽问他:
《共abc没有?”
没有。”
《共abc的,能是?我来。”
哪里?我去。”
你拿不到。在这。”王老师拍肚石老师斜靠旁边藤椅上,
了起来。
这本危险物,么能去?我一、一句一句听。好好用心
。”
么?了?”
那是然。”
也不感惊异,因为和一些文。不过还没有犯禁翻译
国人的题目就不惜王老师讲解没有多就开
匆匆说了全,没有也不可能这样大什么价值价格本了。
就到天了。一天,史校这个小老师叫了自屋子对他
现在有非常要的紧急,我不能自去,去办,听我完就出发。
注意:先,那位毕校长等。什么都不能
对他说是我去的就行了。一听从的。他会带你堰口是那的小学校
长。在那,这一有一,不过不要你参加了。一毕校长主毕校
会把来向我报告何文字都不许有,。明
*
4
摘要:

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

展开>> 收起<<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63.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