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2025-05-14
0
0
59.78KB
2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03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
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
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 yú]句末语气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 期返而食
B.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C.君与家君期日中¥¥¥¥¥¥方与之食
D.宜其能服三军欤¥¥¥¥¥¥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2.下面是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
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
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甲】文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指出文中
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5.读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守信”的看法。
【答案】1.B 2.C 3.(1)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2)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候他。 4.陈元方的方正体现在:①他懂得“信”的重要;
②他懂得“礼”的重要;③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④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
的尊严。(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5.示例: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
瞧不起他。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约定”;
B.代词,之元方/王凝之是人名;
C.都是“和”;
D.都是“军队”;
故选 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尊君”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辞,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故选 C。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
(1)过中:过了正午。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才。
(2)故:先前的;原来的。食:吃。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他懂得“信”的重要;
根据“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他懂得“礼”的重要;
根据“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根据“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知,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5.本题考查主观表达。
根据【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做人应该讲究诚信,要说话算话,尊
重别人。
根据【乙】文“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可知,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
信之人,则会被人看不起。
【参考译文】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
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
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
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
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
进家门。
【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
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
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
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
(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二)(2023·上海杨浦·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孔夫人家传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
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
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
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①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②,愧弗能
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③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渝灵府:浸润心田。
6.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家君”是______称,通常是指______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1)下车引之
(2)犹手不释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9.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B.(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C.(孔祥淑)坐着听完每堂课,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D.(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
10.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话而产生由“怒”到“_____”的心理变化;乙文中的先生因
孔祥淑认为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由“未之奇”到发出_____”的赞叹。从两位长者的言行变化中可
以看出陈元方和孔祥淑都是_____的孩童。
11.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是一个无礼无信无知之人。
B.从乙文中可见,读书是孔祥淑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C.甲乙两文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
D.甲乙两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答案】6.谦 自己的父亲 7.①拉,牵拉;②放下 8.真不是君子啊!和我相约出行,
却丢下我自己走了 9.D 10. “惭” 读书是为了明晓义理,不应有男女之别。
“奇哉” 聪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辩等 11.A
【解析】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拉;
(2)句意为:空闲的时候仍然手不离卷的看书。释,放下。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非,不是;期:相约;行,出行;委,抛弃,舍弃。
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毕,都;坐,坐着;咸,全,都;异,对……感到惊异。故选 D。
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陈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话而产
生由“怒”到“惭”;
根据乙文“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
耶?’”可知,孔祥淑认为:读书是为了明晓义理,不应有男女之别;
根据乙文“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
奇哉!’”可知,先生由“未之奇”到发出“奇哉”的赞叹;
根据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陈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话而产
生由“怒”到“惭”可知,元方是个明辨识礼、能言善辩的孩童;根据甲文“元方入门不顾”可知,元方
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根据乙文乙文“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
论,奇哉!’”可知,先生由“未之奇”到发出“奇哉”的赞叹,可知孔祥淑是个聪明懂理、能言善辩的
人;
由此可知,从两位长者的言行变化中可以看出陈元方和孔祥淑都是聪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辩的
孩童。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陈太丘之友是一个
无礼无信之人;并不是“无知之人”;理解有误;
故选 A。
【参考译文】
(乙)夫人姓孔,名祥淑。六岁跟随哥哥向袁石斋先生学习。上课的时候,她坐在那里听讲,大家都
认为她奇异,先生并不认为奇怪。到了第二年,众哥哥们学习作诗,夫人也学习作诗;众哥哥们学习写文
章,夫人也学习写文章。先生说:“你读书不过为了写姓名罢了,不像你的哥哥弟弟们要参加科举考
试。”夫人说:“不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读书吗?”先生说:“也应该懂得伦理道德的准则。”夫人说:
“既然要晓事明理,还分什么男女啊?”先生拍着桌子站起来说:“七岁的女孩子能有此言论,奇才啊!
如果是男儿,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03陈太丘与友期行(一)(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5 页
大小:59.7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