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025-05-14 0 0 271.86KB 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中考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1.导入语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
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它把文章的各
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粒粒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
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故此,
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
2.考点探源
(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七下 《老山界》 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
老山界的经过。
八上
《背影》 “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昆明的雨》
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
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
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雨季。
八下
《小石潭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一滴水经过丽
江》
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
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思新视角独特
上 《智取辰纲线。同学
:明线是什么?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教材设题多以明晰文章的线索为主,直接为“本
文以什么为线索”“明线、线分什么”;或是某事某物等,学明确出其作为“线
索”的结作用。这问题质相同,均须掌判断记叙文线索的方法技巧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下来就让我们回归教材,课文中寻找奥秘吧!
(一)以文析法
案例 1.《背影》
【思考探究一】“背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
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要点:以实物为线索。文章标题即是线索,其作用是贯穿全文。
案例 2. 《小石潭记》
【思考探究一】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参考答案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同游之人
要点:以游踪(人物+地点)为线索,根据者的游览路线组织全文。
案例 3.《老山界》
【思考探究一】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
的经过。
参考答案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
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
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倒山顶”时,“落得很
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
要点:以、时间、地点为线索,在此基础梳理作者程。目或可链式
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以概括语句(语或句)的形式
案例 4.《昆明的雨》
【阅读提示】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要点: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情感变化为线索。
案例 5.《智取辰纲
【思考探究】小说围绕着生辰纲争夺采取了明线。同讨论明线
是什么?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 ,
写团结智取。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
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要点:有些文章并一的线索,有时明线和线交织主线和线。小说中安
排一明一条线索,可以矛盾冲,对于塑造物形象动故,点
明文章中,起更有的作用。
)归纳策略
1.线索分
(1)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贯穿全文,将各
人或中起来,以此展开故
(2)以人为线索。有些记叙文,按人动作为的变化、思想性格展、人生历程的见
组织材料,把人或人踪作为文章的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这事件往往指心事件事件的开展、高潮、结
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的移来组织材料的,就是把展过程中比较的时间
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生的内容,多是明线。
5)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变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的线索。这
是内容然有层次分明。
6)以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情感变化为线索。常常线。
7)明线,文章表能够看出来的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将文章联起来,是一个
体的脉络线,文章中分得来的,主要是作者情感变化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
2.那如何判断文章的线索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中考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粒粒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故此,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2.考点探源(1)回归教材,参...

展开>> 收起<<
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6 页 大小:271.8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