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古诗词鉴赏之诗句赏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147.61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09诗句赏析
【课标要求】
《课标》中要求考生具备初步欣赏古诗的能力,其中经常考查考生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答题中,
考生存在脱离诗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等问题。
【考查重点】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
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
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
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
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主要题型】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某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某诗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6)诗歌的某联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7)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8)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情趣?
【重点提示】
名句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品评分析。古代
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贾岛“两句
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常常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
最精确、最生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的意义在于:之内,含不之意。
景如在眼前,含不之意在言
【解题技巧】
一、答题要点
1.解释该句的含意,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法,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的结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和情感所的作用。
二、诗歌鉴赏
一步:判断诗歌题,确定诗歌型;
二步:到诗词后部找诗的中心(作者要的情、要表达的志)
三步:看前半部了哪意象,这意象成什么画面,这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
什么作用;
第四五必看;必看目(常常是诗,或中事件)作者(知作者作品身世
经历)必看注(识典故,有时答也在其中)必看名句(常在)必看(
向性强,必须看清要求)
第五诗歌用了哪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易做组织可用这样的表达
程式:(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考点一 诗句
【答题模版】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写出了......(描
述画面+画面特点),表达了......(情感)。
【例题剖析】
【例 1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过广陵驿
萨都剌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注】①萨都剌,元朝诗人。②砧,捣衣石。③栖迟,长久居留。诗人长年客居南方,故称淮海客。
【问题】《新元史》评萨都剌的诗具有“清丽”的特点,请结合“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赏
析。
【答案】该句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渲染了凄凉、冷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
及漂泊之苦,对于同样分处两地的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的意思是:月色如水,不远处点点砧声敲响,更显一片宁静;繁霜满
天,云天间一声秋雁鸣叫,也催促游子踏上归程。作者连用“寒砧、寒月,老雁、霜天”四个意象,视觉
上写月光如水,繁霜满天,听觉上写点点砧声敲响,一声秋雁鸣叫,视听结合,更进一步描绘出秋意深重
的场景,渲染了凄凉、冷清、孤寂的氛围,也委婉地抒写出内心的悲愁。寒砧令人想起家中的妻子,寒月
使人惆怅羁旅孤单,而归鸿与霜天也似乎都在提醒诗人应该早点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
漂泊之苦。
考点二 诗句
【答题模版】运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抒情手法,写出了......(描
述画面+画面特点),抒发了......(情感)。
【例题剖析】
【例 1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① tuò竹笋别名。②戢戢):象声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人。平池:水与
相平:水中女神⑥吟意: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精美纸张题诗、写
用。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问题】或写作技巧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同点。
【答案】例一:两首诗都是写新生事物,写景物清新而生机有情
:两首诗写物都发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两首诗的题“新可知两首诗分描写的是新竹笋和。两者都
于新生事物。根据第一首诗中的“春风吹箨龙儿戢戢未知可知春风把竹笋出了地面,
山遍野聚在一起,人们都还不知道。作者描写了新竹笋山遍野,景物清新而生机根据第二
首诗中的“似水仙吟碧罗笺卷未题诗”可知,作者想象水似乎是诗,反倒是有写诗的
那些将舒未舒的新生荷叶就像是还有题诗的纸笺一样。写画面同样清新且富生机
一首诗中的“急唤苍头斫烟雨碧参差”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第二竹笋长成子的情
于是急忙唤奴仆那烟雨之中挖掘竹笋第二首诗中的“似水仙吟碧罗笺卷未题诗”同样
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水似乎是诗,反倒是有写诗的兴致那些将舒未舒的新生荷叶就像是还
有题诗的纸笺一样。两首诗都发了作者的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例 22024·川泸·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小题。
泸川纪行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 年)成都乘船东下,路过州,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
指泸州。②色:为紫气即祥瑞。③枯肠:一作“枯口”。
【问题】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两句诗。
【答案】本句用对的手法,“江山照眼“古塞城高对,“灵气出”与“对,对
工整,描绘出了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州的赞美之情,应首
句的“盛名”。
【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古”一指河山,一指位置,意思相关,“照眼”意思耀眼,与“城高对,“灵气
与“色”同为名词,“出””同因此上下句,对仗工整,上联从河山岳亮耀
眼生仙灵气来展现山河灵秀,下联从泸州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笼罩祥瑞气来展现
州地理位置的重流露出作者对州的赞美之情,应首句的“盛名”。
考点三 :哲理诗句

标签: #备战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9:诗句赏析【课标要求】《课标》中要求考生具备初步欣赏古诗的能力,其中经常考查考生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答题中,考生存在脱离诗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等问题。【考查重点】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

展开>> 收起<<
专题09:古诗词鉴赏之诗句赏析-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147.6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