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12月)化学答案

2025-05-11 0 0 2.09MB 2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24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o5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
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的含义是晴好的天气时采摘茶叶,
经过蒸青、捣泥、拍压、烘焙、穿孔、装袋等工序后,才能制造出优质的茶叶。
【详解】A 蒸青,这样做出的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加热引起颜色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故 A不符;
B 捣泥压榨,去汁压饼,让茶叶的苦涩味大大降低,可能引起物质的变化,故 B不符;
C 烘焙加热可能引起物质分解、氧化等,故 C不符;
D 封装,保持干燥、防止氧化,最可能引起化学变化,故 D符合;
故选 D
2.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可用作 95%乙醇
强除水剂
B.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面食的膨松剂
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D. 铝盐溶于水形成胶体,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和水、乙醇均会发生反应,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能使糕点松,可用作面食的膨松剂,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在国家规定用量可用作食品
抗氧化剂,C正确;
D.铝盐溶于水形成胶体,能吸附杂质,可以净化水,是不能杀菌消毒,D错误;
故选 C
3. 下列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 银镜的试清洗
B. 油脂烧杯硫酸溶液清洗
C. S烧瓶用热的烧碱液清洗
D. 的试用蒸清洗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银单质与水不反应,可用稀硝去,洗涤方法不正确,A错误;
B油脂环境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能溶于水而洗去,洗涤方法
错误, B 错误;
C.硫质可以和热的烧碱反应生成硫化钠、硫酸钠和水而洗去,洗涤方法正确, C 正确;
D碘单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于酒精等有溶剂,因此附的试酒精清洗洗涤方法不正确,
D错误。
答案选 C
4. 实验室安全至要。下列有个关于实验室安全情境
情境一:使用搅拌机镁粉搅拌
情境二:含有其他废液废液缸内倾倒酸性 废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情境一需消除搅拌机转轴摩擦时产生的火花避免爆炸
B. 情境一用小颗粒镁块替镁粉会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C. 情境二中倾倒酸性 废液前应确定缸内废液
D. 情境二中废液中含有 ,不能直接向其中倾倒酸性 废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反应生成易燃易爆的氢气,故需消除搅拌机转轴摩擦时产生的避免爆炸A
正确;
B.用小颗粒镁块替镁粉会降低反应的速率,能小发生事故的概率B正确;
C.高具有强氧化性,会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倾倒酸性 废液前应确定缸内废液成,
C正确;
D亚铁离子和酸性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锰离子和铁离子,反应不生成污染性物质可以其中
倾倒酸性 废液D错误;
故选 D
5. 下列有关物质结与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 分子的性: B. 酸性:
C. 键角D. 基态原子成对Mn>Cr
【答案】C
【解析】
【详解】AO2是非性分子,O3性分子,分子的性: ,故 A错误;
BF原子电负性大,吸电子能强,以酸性: ,故 B错误;
C.氧的电负性大于Cl2O子对偏向氧;氟电负性强于氧,OF2子对偏向氟
子对排斥小,键角就键角键角 ,故 C正确;
D基态原子 Mn 原子价电排布式3d84s2成对2基态原子 Cr 原子价电排布式
3d54s1成对6基态原子成对Mn<Cr,故 D错误;
C
6. 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发展遵循主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统学原的是
A. 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Na2O2Li2O
B. 铜稀硫酸原电池铜极产生大量气锌极产生量气
C. Na2SO3Na2S
加盐酸,产生大量沉淀量气体
D. 煮沸Ca(HCO3)2Mg(HCO3)2的自水,生成 CaCO3Mg(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比锂活泼,在氧气中燃烧时,分生成过氧化钠、氧化,不在一反应体系,与、次
矛盾无关,选项 A符合题意;
B电池中,锌极失子,传递铜极表面,产生氢气,而锌极表子与硫酸接触
直接产生量氢气,选项 B不符合题意;
C.在硫酸钠、硫化钠的中加盐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要,发生的分解反应为次要,
选项 C不符合题意;
D.溶解CaCO3<Ca(OH)2MgCO3>Mg(OH)2以,加热 Ca(HCO3)2时,HCO3-电离,水解
为次,加热 Mg(HCO3)2时,HCO3-电离为次,水解为,选项 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A
7. 从甘草中提炼制成的味剂,其结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具有旋光B. 分子中至少5个碳原子共直线
C. 可使酸性 溶液褪D. 1mol 过加成反应消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连接 4个不原子原子的碳原子为性碳原子,中有 1性碳原子,性碳有
旋光性,则该分子具有旋光性,A项正确;
B分子结中含有苯环,对角线上的个原子共线碳原子共线则至少3个碳原子共
直线B项错误;
C含有酚羟基,能使酸性高钾褪色,C项正确;
D含有苯环,一个羰基1mol ,最可以过加成反应消7mol 氢气,D项正确;
答案选 B
8. 碘电池两极材料之一是2-烯吡啶(写为 )与 的合物,采用化钠放电
池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钠液由碘化钠体溶于水
B. 该电池放电时,钠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放电时,碘离移向复合物电极
D. 电极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总反应可,钠碘电池电极反应为 ,
合物电极;钠活泼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负极反应为 ,
材料必须够导电,原电池阴离移向负极阳离移向
【详解】A.钠为活泼金属,会和水反应,故不能溶于水形成A错误;
B分析可该电池放电时,钠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该电池放电时,碘离移向负极C错误;
D分析可,正电极反应为 ,D正确;
故选 D
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出相应实验结的是
试剂
a
试剂 b试剂 c实验结装置
A
金属性:C>Si
B
石蕊具有漂白
C
溶解
D
铜片
酸性
具有还原性
A. A B. B C. C D. D
摘要: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Co:5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

展开>> 收起<<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12月)化学答案.docx

共2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6 页 大小:2.09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