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5-05-09 0 0 294.5KB 5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55
高中政治知识总结归纳(打印版)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
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
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
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
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
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结和社会
建立健全社会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
颠覆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与合作,创造有利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
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我国社会中的作用)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共和国的权力属人民,人民行使家权力的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
家权力关,代表人民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
2 55
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关的组成人,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使者,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发
免责权、权、)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机密密切联
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是领导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本
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人民分行使
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当家作主的地位
4)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正确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持公民法律面一律的原则;持公民权
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5)中国共产的性质:中国共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
的性阶级民和
)决定的,的领导,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创造
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方面的素);中国共产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
领导和组织领导(方式)
6)我国铲除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民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化,我国
处理民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族团结(是国家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共同繁荣(政治、经济、文化事业都得到发展和不断进
);以经济建设为中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除东西差距,是增进结,发
展社会主义民关系的必由之路,发展民的经济文化首先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
神,同时需要国家、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是我国的一重要政
治制度
7)我国的教政我国实行教信仰自由政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
和政策允许范围内活动,国家依法加强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当代国社会:国关系是化发展的,决定国关系的素主要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维护国
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行对外政合国的是维护国促进合作与
发展
9)当今时的主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权主义和权政治是与发展的障;当代
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为基础的合国力的量,经济是基础,科龙头
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为基础的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际上的地位
10我国的对外政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国的的和交政我国外交政的基
点(主是我国外交政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立和主权-要目标,促进世界和与发展是我
国外交政的基本目标、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结与合作
是我国对外政的基本立点、支持对外开放加强,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的世界观和方法
(1)世界是观存质世界: 自然界、社会的存及其发展是观的人们改自然变革社会的
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观性为
(2)识是对的反映: 反作用观事,不同的识对观事的发展
不同的反作用识对观事的反映受多种素的制
(3)有主观能动性: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切从出发,实事 了解,立
(4)质和识的关系
质和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切从出发是人正确识世界、有效造世界的本立
出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
2.辩证
(1)系的普遍性:系是普遍的、观的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物之间联系的多性和复杂
3 55
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动和发展:动是质的本属性 动和发展的普遍 正确理发展的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有创精神,与时俱进会创造性
(3)规律: 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观性 识和利用规律 持实事是,按观规律
(4)持矛盾分的方法: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观性,是正确对矛盾的
(5)问题具体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 主要矛盾和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要方面
(6)和外:内和外 持内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和质:量、质之间的关系 用量看问题 度原则
(8)发展的势: 发展的总势是战胜旧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问题而上学本观点是定矛盾,立地、静止地、面地看问题
3.
(1)主观能动性:分发主观能动性,识世界和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受主、素的
(2)本质:现与本质 识和理性 理是人对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
识的使感上升到理性识,并能透过象抓住的本质和规律 结合
创造性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 的基本特征 有决定作用,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和社会识的关系:社会存决定社会识,社会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人利益和体利益、人和社会:人利益与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挥集体主义的调作用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人正当利益
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倡诚
(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人的重和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
条件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反对享乐主义和金主义
(5)与现实:树立高理 正确处理理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人民群众的主体,是的创造者 群众,依利益高 在改
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社会实中,实现主观与观、人与社会的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
我国的国家结形式 一国的含义、内容和
(3)我国的国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 我国国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
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法律
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和政制度
(1)与政权:政的特征 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领导的多
合作和政治商制度
(2)中国共产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的性质 中国共产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的领导:全面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的基本线 贯彻“重要
思想
3.我国的民
(1)我国是一的多民国家:民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55
(2)我国的教政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教政 树立科的世界观,反对
4.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
(1)当代国社会:国关系及其决定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合国及其组织 法的概念和作
(2)今时代的主:和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主的和外交政 我国外交政的基本目标 五项原则持对外
加强是我国的基本国
唯物辩证
1系的观点:含义、特点(普遍性、观性、条件性、多性)
1系的普遍性和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一物都在普遍联中,立存的事整个世界
是一个普遍系的观的,不以人的识为转移,人不能否认
物之间系,不能主观
方法:要们坚持用系的观点看问题体地分物之间系,根据
固有改变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
用:东西部经济调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生目标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为,引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物都于因果
中,有必有,有必有因。因果联普遍性、观性、条件
方法就要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观性,要总结、
,提高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
3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 (2)主导地位,部分
有部分有的分以合理结形成能就会部分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形成就会损害能的发挥。3体和部分者不
相互影响体的性能及其化会影响部分的性能及其约着
体,甚至一定条件部分性能会对体的性能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1)要树立全从整求最优目标(2)搞好部,使
得到最大发挥。
用:地方与中的关系;反对地方保护主义;西部大发;经济;国企改革
2、发展的观点
1)事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物都停息动、化和发展中,整个世界就是一无限
化和永恒发展的质世界,发展是
方法:要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实地成一个变化发展的
<2>要明确事的阶段和地位
2质与动的辩证关系
动与密切联,不。首先质是质,动是质的本属性和存
方式动是动,质是动的主体开物动,开运
错误要反对开物动的唯心主义观点要反对开运质的
而上学观点
3、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含的对立一的关系,对立矛盾存在于
中,并贯穿发展矛盾处不不有
5 55
方法: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观性,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矛盾,
用一分为的观点,分法、,反对面性、一点
4、矛盾的特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性是矛盾的事及其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性表
,不同事的矛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的矛盾不同发展阶有不同的特点,
矛盾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性是事万别的内因。
方法问题具体分
5、矛盾普遍性和特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中,并
性表现出有特性就普遍开普遍性,普遍性的
有的。二同的场合相互。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
场合则为特。在这个场合为特性的东西一场合则普遍
方法助于由特殊到普遍普遍到秩序助于
一般号召别指结合,从群到群众剖麻抓好
方法助于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理同和建设的体实
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6、主要矛盾和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发展中,处支配地位,对事发展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于从属地位、对事发展决定作用的矛盾要矛盾主要矛盾和
要矛盾相互相互影响一定条件相互
方法于抓住点,中主要力量主要矛盾;当地处理
矛盾;和重点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内部支配地位、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
支配地位、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要方
面的关系是对立一的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要方面对事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二一定条件下也相互化的
方法:要们看问题时要全面,和支弄清的性质
8和重点
1 唯物辩证主要矛盾和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要方面的理,是
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据。
2所谓,就是复杂中,主要矛盾,看到次矛盾
在认一种矛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看到矛盾的要方面所谓重点
就是在认复杂的发展中,要把握主要矛盾;在认一矛盾,要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和重是紧相联。两点是有重点的点,重点是中的重点开两
重点,和点,错误们应把两重点论统看问题
要全面,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9、内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
原理内容<1>物变化发展是内和外共同作用的结<2>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根据<3>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因起作用
方法 一原理要析问题时,要重的作用,不能
的作用,持内外因相结合
10、量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化发展,是量和质和质是事
化发展的<2>是质提和必要<3>是量的必果。
方法:用量看问题。<1>度原则,控制量<3>
变达到一定,要不时机飞跃<3>要重量的积,为质创造条件
度一:化发展首先从变开有一定量的积,就不会有事
摘要:

第1页共55页高中政治知识总结归纳(打印版)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

展开>> 收起<<
(超详)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doc

共5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55 页 大小:294.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