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5-05-06 0 0 104.5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8 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 48 分)
1.(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考点】33:儒家思想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以德行仁者王”。
【解答】“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与“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不符,故 A错误;
B是道家的思想,排除;
以德行仁者王”体现了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故 C正确;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
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2.(4分)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
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
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 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 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 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1 | 16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南宋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
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
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可以得出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
植;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故①③正确。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农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②错误。
曲辕犁出现是唐朝,而材料有体现,故④错误,故 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南宋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在考查生解读材料、
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力。
 
3.(4分)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
未全且联日亦问有特事,仍须就近承办”,
,此“军国大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这表明(
A朝内权利得到加B朝中央集遭到削弱
C.军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
【考点】1T朝的军机处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考查军机处,要求结合经济权的特征分析。
【解答】A.从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可以出内并没强。
B.军机处设立强了中央集权,也加强了君主专制。
C.军来没宰相权力。
D.从材料中的且联日仍须就近承办
,可以出,皇帝使用机处重要的的是为了强,自己的权力。
故选:D
2 | 16
【点评】搞清楚机处权特征,搞清楚清君主专制发展
的特点。
 
4.(4分)明中松江府今上海)所镇数量如下表,据
可以得出(  )
时间 松江镇数量
1550 年以59
1551 1722113
1723 1861167
1862 1911369
① 市镇数量增长人地位上升
② 明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 市镇增多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2P:明时期的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代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明时期业发展
强入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格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格可知,松江府镇数量呈增长态势明明松江
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故②正确。
结合可知,强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促进了市镇增多
③正确。
中国古代人的地位较低镇数量增长位上升无法从
得出,故①错误。
府实,而信息也无法得出与民国政
重视商业发展,故④错误,故 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明业发展和列对中国的的把握,
考查生解读格、分析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力。
3 | 16
 
5.(4分)1903 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故事:
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由狗管辖和平感叹说
待这天很久但真能实故事按语说:“国,
吞灭且忽言弭兵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果如兔之
见耶””林纾意在(  )
A.提中国人警惕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
C呼吁世界列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动中国民翻清府残暴统治
【考点】A2强入对中国经济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的。需要掌握 19 世纪末 20
中国的时代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关键信息国,以吞灭
且忽言弭兵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果如兔之见耶结合
材料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特点分析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国,以,一且忽言弭兵
如兔时间知 ,
19 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林纾编译
伊索寓言的是提中国人警惕侵略瓜分的危险,故 A正确。
B面现象,明不符排除。
代中国面的是世界列强不可能承担保护弱,故
C错误。
材料有体现动中国民翻清府残暴统治的信息,故 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 19 世纪末 20 初中国的时代特点的把握,在考查
生解读材料、获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力。
 
6.(4分)国民革命失败后共领认为,中国军不可有所
作为,只能等待机配合城人暴动。毛泽东功探索出一条中国
4 | 16
摘要:

2018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考点】33:儒家思想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以德行仁者王”。【解答】“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与“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不符,故A错误;B是道家的思想,排除;“以德行仁者王”体现了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

展开>> 收起<<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doc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104.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