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

2025-05-06 0 0 132KB 1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9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
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礼顺
悌”。
【解答】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表明材料强调血缘关系,与
法制有关,故 A正确;
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点评】题为中档题,考查宗法制,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形成“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
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
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分析】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
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
整齐”。
【解答】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
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主要是由于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形
成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 D正确;
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 | 13
【点评】题为中档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
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34制,多时
120 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府财负担 B提升了军队战斗
C了对地方的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分析】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考查北宋募兵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
关键“兵士待遇较为优此养糊口,兵多时120 万人”,结
合募兵制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兵士待遇较为优此养,兵员最120
”,结合,募兵制的兵士是职业兵,一切开支均由国家再加
上士兵人数多,这就扩大政开支加重了府财负担,故 A项正确。
募兵制能够提了军队战斗力,是在材料有体现,故 B错误
CD 项与材料关,排除。
故选:A
【点评】题考查北宋募兵制的影响的把在考查学生材料、获取效信
用所知识分析理解的力。
4.(4分)乾隆江南主“所居或他州异县,亩山场皆委之佃户”。甚至出
现“土著者田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城之富户。由此可知
江南(  )
A有权变更极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
D农业商品化生产普遍
【分析】题考查中国代小经济,解题的关键是“城或他州异,地亩山场
皆委之佃户”“土著业者田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解答】料强调的是朝租佃经济的发展,时个体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
,故 C正确;
时期的有权仍然在地主手里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
材料与品商品关,D选项排除。
2 | 13
故选:C
【点评】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经济,自耕农有天灾人祸况下,除
盐铁外自足,因稳定,较高的生产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
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4分)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将自己名字租借给中国式企业法,
通商口岸较为行。这一法(  )
A导致间设厂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发展
C加剧了外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入超局
【分析】本题考查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将自己名字租借给中国式企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行”。
【解答】知识可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始终是民族
发展的阻碍素,人将自己名字租借中国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
的发展,进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的发展,故 B正确;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于民族本主产生时期,未出现发展的高A选项排除;
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C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故选:B
【点评】题为中档题,考查入侵对国经济影响,本主经济在
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用
6.(4分)1916 1独秀《青杂志》撰文称:“人之人格国家之人格
自古
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
【分析】题考查新,解题的关键是“个人之人高,国家之人亦高。个
人之巩固国家权亦巩固而吾自古相传之政治反乎是”。
【解答】材料可知陈独秀认封建社会的儒家理道德压制中国人格展,进
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材料批判的是儒家理道,故 B正确;
材料不体现国家至上的法,A选项排除;
3 | 13
摘要: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解答】“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表明材料强调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宗法制,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

展开>> 收起<<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doc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132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