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

2025-04-14 0 0 375.34KB 21 页 5.8玖币
侵权投诉

1
附件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
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
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
统组成。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既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社会的战
略性基础设施,也是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
驱动的重要手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自主开放、安全
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对我国现代化
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全面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空间资
源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相关总体要求,
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全球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升级换代。
目前,全球空间基础设施已进入体系化发展和全球化服务的新
阶段。卫星遥感向地球整体观测和多星组网观测发展,逐步形成立
体、多维、高中低分辨率结合的全球综合观测能力;卫星通信广播

2
各类业务趋于融合并向宽带多媒体方向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
星座正在加紧部署;卫星导航从美国主导的单一 GPS(全球定位系
统)时代迈向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四大全球系统和日本、
度两大区域系统竞相发展的新时代。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快速增
长,进入 21 世纪以来年均增长率保持 10%以上。发展和完善自主的
空间基础设施,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追求空间领域领先、抢占
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维护安全利益的战略选择。
(二)我国空间基础设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发展已基本建成完整
配套的航天工业体系,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源、海洋、气象、环境减灾等遥感卫星已具备一定的业务化服务能
力,固定通信广播等卫星通信基本保障体系已建成,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已提供区域服务,卫星应用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
提升减灾能力、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
段。同时,我国空间基础设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技术能力从
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服务模式从试验应用
型为主向业务服务型为主转变,行业应用从主要依靠国外数据和手
段向主要依靠自主数据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多元化、
商业化发展转变。把握转型发展机遇,加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是适应发展需要、促进转型升级、培育高端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迫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航天技术不断进步,各领域、

3
部门对构建自主开放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加广泛和更为
迫切的需要。国土、海洋、测绘、环境保护、民政、气象、农业、
林业、水利、地震、交通、统计、公安、能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领
域对卫星遥感应用提出了多样化、精细化、高时效性观测需求,广
电、教育、文化、医疗、通信、交通、外交、应急救灾等领域对卫
星通信广播电视应用提出了广覆盖、大容量、高安全的需求,公共
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环境保
护、公安警务、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领域,对卫星导航应用提出
了更高精度、更多融合的创新服务需求。
(四)统筹建设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刻不容缓。
无论是支撑能源资源开发、粮食安全、海洋权益维护、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土资源、防灾减灾、环境保护、
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广域精细化应用,还是
满足文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高品质普遍信息服务和信息消
费的迫切需求,都高度依赖于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发展。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
快统筹建设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
求、提升我国航天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要求日益紧迫。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

4
需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避免重复规划建设,
以统筹超前规划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机制改革为动力,
以满足需求、提升应用效能和促进产业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协调集
约建设、体系化发展和高效服务为主线,继承与发展并重、公益与
商业服务并举,制定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产业基础,
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为我国
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原则。
1、服务应用,统筹发展。
坚持服务用户,统筹需求和能力、建设和应用、技术和产业、
当前和长远发展,建立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数据集成
服务的相关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优先满足战略性和共性需
求,合理满足先导性和专用需求,巩固加强骨干卫星业务系统,
需发展新型业务系统,大力推进业务化应用。
2、创新驱动,自主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注重发展新技术、
系统和新应用模式,发挥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实现技术研发与
业务应用的有效衔接,有序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
换代,不断满足新需求,形成主导发展能力。
3、天地协调,同步发展。
坚持天地一体化发展,空间系统与地面系统同步规划、同步研
发、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优化卫星载荷配置与星座组网,合理布

5
局地面系统站网与数据中心,加强应用支撑服务能力和业务应用能
力建设,提升系统整体效能。
4、政府引导,开放发展。
坚持国家顶层规划和统筹管理,制定完善卫星制造及其应用国
家标准、卫星数据共享、市场准入等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民用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共享和产业化发展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的
多元化开放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
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
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行业和区域重大应用需求,支撑我国现代化
建设、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发展要求。
“十二五”期间或稍后,基本形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骨干
框架,建立业务卫星发展模式和服务机制,制定数据共享政策。
“十三五”期间,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
航定位三大系统,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
稳定的业务服务。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基本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
配套,商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具备国际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创新驱动、需求牵引、市场配置的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摘要:

   1附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既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手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全面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空间资源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展开>> 收起<<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pdf

共2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图书资源 价格:5.8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375.34KB 格式:PDF 时间:2025-04-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