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必考内容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VIP免费
2025-01-03 0 0 1.26MB 1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知识要点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km v 2
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 v是瞬时速度。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m v m v
WEk2E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
基础诊断
1.(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总为非负值
C.一定的物变化度不变化速度动能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由动能的定义和特点知,AB项正确;动能是标量而速度是矢量,当动
能变化时,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而速度的变化可能只是方向变了,大小未变
则动能不变,且物体有加速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CD项均错误。
答案 AB
2.(2018·14)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
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1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 由动能定理 WFWfE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
功,A正确。
答案 A
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
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L1,乙车滑行的最
大距离为 L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  ) 
A.L1L212 B.L1L211
C.L1L221 D.L1L241
 由动对两式-F1L10m1v,-F2L20m2vF1
μm1gF2μm2g,由以上四式联立得 L1L241,故选项 D正确。
答案 D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外力的两点理解
(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公式 WΔEk体现的三个关系
【例 1 (多选)如图 2所示,一块长木板 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 B上放一物
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 B由于 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 B上滑动,
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2
A.外力 F做的功等于 AB动能的增量
B.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的动能的增量
C.A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 FB做的功等于 B的动能的增量与 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析 A受的等于 BAA物体动能,则
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的动能的增量,B正确;AB的摩擦力与 B
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 A
B上滑动,AB相对地的位移不相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C误;B应用
动能定理 WFWfΔEkBWFΔEkBWf,即外力 FB的功等于 B的动能的
增量与 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外力 F做的
功等于 AB动能的增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 A错误。
答案 BD
1.()3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
弹以速度 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v运动
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的距离为 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 s
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 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3
A.FLMv2
B.Fsmv2
C.Fsmv(Mm)v2
D.F(Ls)mvmv2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对子弹,有-F(Ls)mv2mv,选项 D正确;对木块,
FLMv2A确;式可Fsmv(Mm)v2选项 C
只有选项 B错误。
答案 ACD
2.()F拉着一个物体从空中的 a点运动到 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3
J,拉力 F做功 8 J,空气阻力做功-0.5 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3 J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3 J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4.5 J
D.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8 J
解析 因为重力做功-3 J,所以重力势能增加 3 JA正确,B错误;根据动能
定理 WΔEk,得 ΔEk=-3 J8 J0.5 J4.5 J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3.如图 4所示,小物块从倾角为 θ的倾斜轨道上 A点由静止释放滑下,最终停在
B同 ,
AB两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α不计物块在轨道转折时的机械能损
则动摩擦因数为(  )
4
A.tan θ B.tan α
C.tan(θα) D.tan(θα)
解析 如图所示,设 BO间距离为 x1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hAO间的水
x2m
mghμmgcos θ·μmgx10,解得 μ==tan α,故选项 B正确。
答案 B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1.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和“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并列出
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分析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讨论
摘要: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知识要点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公式:Ek=mv2。3.单位:焦耳,1J=1N·m=1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是瞬时速度。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mv-mv或W=Ek2-Ek1。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基础诊断1.(多选)关于动能...

展开>> 收起<<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doc

共18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高等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18 页 大小:1.26MB 格式:DOC 时间:2025-01-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