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福建卷)

VIP免费
2024-12-31 0 0 799.26KB 25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理科综合
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Mg 2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108 )
本卷共 18 小题,每小题 6,10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2013·福建理综,1)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
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答案:C
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VLDL 是脂肪与蛋白复合物,所以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由于 VLDL
是大分子物质,其分泌方式是以胞吐的方式进行;肝糖原的合成会使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原的分解会使
血糖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原的合成,降低
血糖浓度。
2.(2013·福建理综,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3,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表示有添加,添加后 NaCl 浓度为 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 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1
答案:C
解析:胡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
失水;质壁分离的细胞液泡失水,液泡体积变小;实验中的 NaCl 和茉莉酸都是自变量,因变量是质壁分
离现象的有无,通过①②对比可得出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3.(2013·福建理综,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
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 137 ,无人工
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 226 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D
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样方法;森林恢复后,植物物种数量大大增加,出现分层现象,提高
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 137 ,自然恢复林中物种数是 226 ,所以人工
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自然恢复林和人工恢复林都是在退化林地上的演替,都属于
次生演替。
4.(2013·福建理综,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探索 2,4 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答案:B
解析: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计数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接近实际值,误差越小;调查人
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调查的群体越大,随机性越强,误差越小;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
间长短,观察的装片越多,视野越多,计算出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越准确;如欲探索 2,4
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先用预实验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范围,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2013·福建理综,5)男子现型正常,其一条 14 和一条 21 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
色体,图甲。减数分裂时色体的联会图乙,对的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色体分
离时,另一条色体随机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图甲所示的变属于
B.观察色体选择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他染色体,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8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及图示,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如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选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由于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
一极。因此当 14 号染色体与异常染色体分离时,21 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则形成的配子类型
14 +21 号、异常染色体、14 号、异常染色体+21 号四种类型配子,21 号染色体与异常染色体
分离时,14 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形成的配子类型有:14 +21 号、异常染色体、21 号、异常
染色体+14 号四种配子,因此共有 6种类型的配子。由于该男子产生的配子中有正常配子,也有异常
配子,与正常配能生染色体组正常的后
6.(2013·福建理综,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相关。下列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
C.为了物的养成分,可以大量使食品添加剂
D.“沟油”禁止食,可以用肥皂
答案:D
解析: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要原,石英可用于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A 项错;
从海水中提NaCl 不必通过化反应能实现,B 项错;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都无,使
食品添加,C 项错;沟油成分复,要成分是,脂与 NaOH 反应可以用肥皂,D
正确。
7.(2013·福建理综,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法正确的是(  )
A.酸和乙酯可用 Na2CO3液加以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
C.乙烯聚氯乙烯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3
解析:酸和乙酯可用 Na2CO3溶液加以区别,者有体产生,后者产生分层现象,A 正确;戊烷
(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戊烷、异戊烷新戊烷,B 项错;聚氯乙烯分子中均不含有碳碳
双键,C 项错;葡萄糖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 项错误。
8.(2013·福建理综,8)室温,对于 0.10 mol·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lCl3液发生反应的离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液中 c(N
H4
+¿¿
c(OH-)变大
C.HNO3全中和后,液不中性
D.液的 pH=13
答案:C
解析:一水合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式时不能拆开,成化,A 项错;室温下,
常数不变,加水稀释,溶液中 c(N
H4
+¿¿
)·c(OH-)变小,B 项错;HNO3溶液完全中和水后,生成
NH4NO3,NH4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酸性,C 正确;一水合弱碱,完全电, 0.10 mol·L-1
,溶液的 pH 小于 13,D 项错误。
9.(2013·福建理综,9)
种短周期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中M素。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
A.子半径 Z<M
B.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酸性比 X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的小
D.Z 素周期表中2周期、第Ⅵ A
答案:B
解析:,M Al ,XSi ,Y N,Z O素。根据素周期,Al 的原子半径
O的大,A 正确;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
是强酸,后者是,B 项错;H2O热稳定性比 SiH4的大,C 正确;O 素周期表中2
期、第Ⅵ A,D 正确。
10.(2013·福建理综,10)下列有关实验的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液体由上口倒
B.用加分解的方法氢钠两种固体
C.0.100 0 mol·L-1 钠溶液时,将液体容量玻璃棒
D.N
H4
+¿¿
,试样中加NaOH ,微热,湿润石蕊纸检出的
答案:D
解析: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避免从下口放出时会混入少层液体,A 正确;
氢钠灼烧即分解生成二氧、水和,热稳定性比氢钠,不分解,用加
解的方法可分两者,B 正确;液体玻璃棒,C 正确;N
H4
+¿¿
,应用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检出的 NH3,D 项错误。
11.(2013·福建理综,11)某科学家利二氧(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2变为 H2CO
其过程如下:
4
mCeO2(m-x)CeO2·xCe+xO2
(m-x)CeO2·xCe+xH2O+xCO2mCeO2+xH2+xCO
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中 CeO2消耗
B.过程实了太阳能化学能的
C.右图ΔH1H2H3
D.CO O2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C
O3
2 -
+2H2O
答案:C
解析:据题,根据该化过,CeO2在反应过中质量及化性质均没改,到催的作用,A
正确;二氧(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2变为 H2CO,实现了太阳能向化能的,
B正确;根据盖斯,题图中 ΔH1ΔH2ΔH3的关ΔH1H2H3=0,C 项错;,
CO O2生成的 CO2变为 C
O3
2 -
,D 正确。
12.
(2013·福建理综,12)NaHSO3液在不同度下均可过量 KIO3,NaHSO3消耗即I2
,依据 I2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 0.020 mol·L-1 NaHSO3(
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40.0 mL ,记录 10~55 ℃液变时间,55 ℃
到溶液变,实验结果如据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 ℃之前40 ℃液变的时间随度的变化趋势
B.bc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aNaHSO3反应速率为 5.0×10-5 mol·L-1·s-1
D.度高于 40 ℃,淀粉用作实验的指示
答案:B
解析:据图可,40 ℃,溶液变的时间随度的升高而缩;40 ℃之后溶液变的时间随
的升高而延,A 正确;度升高,反应率加,bc对应的度不同,反应率不相等,B
正确;根据反应,图中 a对应的 NaHSO3率反应 v=0.020 mol·L-1×10.0 mL÷(10.0 mL+40.0
mL)÷80 s=5.0×10-5 mol·L-1·s-1,C 正确; KIO3遇热会分解,度高于 40 ℃,淀粉不宜作该实验的
,D 正确。
5
摘要: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Mg24第Ⅰ卷 (选择题 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3·福建理综,1)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答案:C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VLDL是脂肪与蛋白复合物,所以...

展开>> 收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福建卷).docx

共2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高等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25 页 大小:799.2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3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