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重点

VIP免费
2024-12-26 3 0 259KB 13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
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
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
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
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
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 :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
总称。
15竖向设计:××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
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
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
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
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间环境,调规划设计与理及开发相衔接
市规划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内环境的条件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
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冬至日或大)日照时间围内,建筑
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行距离
21、城市公共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体之间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
进行公共交往,行各种活动的开,的是为广大公服务.城市公共间主要
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用以指
建筑和程设施的设计和施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雷德体系有以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道配置在道路成曲
线行人一个平建筑度低,住宅成组成团,形
应配置公共建筑商业布置在住宅区中间,使住宅区的各部分通往的距离
等。
24户室
又叫户型是指各种数中所占的分比,到住宅设计
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25、住宅街坊
是指在小城度的城市,一者多住宅沿周边布置,对公共,对
内形居住,商业多能与居住体。与其的住宅相比更强
间的围合以及能的混合。
26、日照间距系数
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高的比值。
27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停车位数量与居住区总数的比率
停车=居民停车位/居住总
28住宅建筑毛密度:即每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有的住宅建筑套数。住宅建
毛密=住宅总套数/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29、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30 建筑小:是指能要求,又具有点装饰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间环
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设施和指标志物等的统称。
条图册图册
31建筑:是指建筑物的率,体指项目围内所有建筑的底总面积与规
划建筑用地面积之比(),映出定用地围内率和建程度。建
=建筑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简答题部分
1、建筑平面群体合的基本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P388)。
布置: 大多数居室朝良好结构
:处理不调、呆板
改进: a山墙错落 b单元错梯搂 c 成组革影响
边布置: 能形成封闭间,便组织绿化、休憩
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
③ 节约用地,提高
部分居室朝炎热地区西晒
② 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增加
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较大的土方
摘要:

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展开>> 收起<<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重点.doc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5.9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259KB 格式:DOC 时间:2024-12-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