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04(难经脉法)

VIP免费
2024-12-26 0 0 1.23MB 275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六十九
 扁鵲難經
  上經
【 滑壽曰:此書固有類例,但當如《大學》,朱子分章以見記者之意則可,不當以己之立類統經
之篇章也。今觀一難至二十一難皆言脈,二十二難至二十九難論經絡流注始終、長短度數,奇經之
行,及病之吉凶也。其間有云:脈者非謂尺寸之脈,乃經隧之脈也。三十難至四十三難言榮衛、三
焦、臟腑、腸胃之詳。四十四、五難言七衝門乃人身資生之用,八會為熱病在內之氣穴也。四十六、
七難言老幼寤寐以明氣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以見陰陽之走會。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言診候、病
能、臟腑、積聚、泄利、傷寒、雜病之別,而繼之望聞問切,醫之能事畢矣。六十二難至八十一難
言臟腑榮俞、用鍼補瀉之法,又全體之學所不可無者。此記者以類相從始終之意備矣。】
【 滑壽曰:右寸手太陰陽明金,生左尺足太陽少陰水;太陽少陰水,生左關足厥陰少陽木;厥陰
少陽木,生左寸手太陽少陰火;太陽少陰火,通右尺手心主少陽火;手心主少陽火,生右關足太陰
陽明土;足太陰陽明土,復生右寸手太陰陽明金。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經脈始從中焦流注之圖
見圖
關格覆溢之圖
見圖
男女生於寅申之圖
見圖
五行母子相生之圖
見圖
臟腑陰陽寒熱之圖
見圖
色脈相勝相生之圖
見圖
【 虞氏曰:經言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謂其父母之年會合於巳上,男左行十月,至寅而生;
女右行十月,至申而生也。故推命家言,男一歲起丙寅,女一歲起壬申。《難經》不言起而言生,
謂生下已為一歲矣。壬丙二干,水火也,水火為萬物之父母;寅申二支,金木也,為生物成實之終
始。木飽在申,金飽在寅,二氣自飽相配,故用寅申也。金生於巳,巳與申合,故女子取申;木生
於亥,亥與寅合,故男子取寅。所以男年十歲,順行在亥;女年七歲,逆行在亥。男子十六天癸至,
左行至巳,巳者申之生氣;女年十四天癸至,右行亦在巳,與男子同在本宮生氣之位。陰陽相配,
成夫婦之道,故有男女也。上古天真論曰:男子二八而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女
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故能有子。此之謂也。】
榮衛清濁升降之圖
見圖
肝肺色象浮沉之圖
見圖
五臟聲色臭味液之圖
見圖
五行舉心為例之圖
見圖
間臟之圖
見圖
手足陰陽剛柔流注之圖
見圖
《難經圖本浮,亥豕甚多,其十二經流注之圖舛漏尤甚,以訛承訛,已非一
使軒岐之道欲彰彌晦也,其可乎?茲編稍正誤,亦以厥所而已。】
一難曰:十二經皆有脈,取寸,以五臟六腑生吉凶之法,謂也
【 滑壽曰:十二經謂手足三陰三陽,合為十二經也。手經則太陰肺、陽明大腸、少陰心、太陽
腸、厥陰心、少陽三焦也;足經則太陰、陽明胃、少陰、太陽膀胱、厥陰肝、少陽也。皆
脈者,如手太陰脈門、天俠白,手陽明脈、陽谿,手少陰脈動極泉,手
太陽脈,手厥陰脈動勞宮,手少陽脈動禾髎,足太陰脈動箕門、衝門,足陽明脈衝陽、大
、人、氣衝,足少陰脈谿、陰,足太陽脈動委中,足厥陰脈太衝、五、陰,足少
陽脈下關、會之類也。謂之經者,以榮衛之流行經者而言。謂之脈者,以血之分
體者而言也。故經者也,脈者也。人之意,此十二經皆有脈,如上云云,今不取,
取寸臟腑生吉凶何耶?
。寸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也。
【 滑壽曰:此篇之大,下詳言之。寸,氣也。手太陰魚際卻行一寸之分,氣之下曰
關曰尺云者,皆手太陰所,而手太陰又為脈流注會之始也。五臟別論,曰:氣口何
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六腑之大也。五味入口於胃,以養五臟氣而見於氣
也。《靈樞一篇云:脈會太玉版論云:行奇之法,自太陰始。注謂以氣太陰之脈,
氣,然後之氣也。經脈別論云:肺朝百脈;又云氣成寸,以決死生。合數論
而觀之,信知當手太陰之部而為脈之大會明矣。此人立問之意,所以取夫寸,而後世宗
之為不之法。之篇,乃也,學者詳之。】
人一脈行三寸,一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一萬三百息,脈行五
十度,於身,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
太陰寸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也。
【 滑壽曰:上言人不病而者也。者氣之,陽也;者氣之,陰也。《內經》
人氣象論云:人一再動,一再動呼吸定息,脈五以太,命曰人。故人一
脈行三寸,一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以呼吸之數言之,一一萬三百息
以脈行之數言之,則五十度於身。而榮衛之行於陽者二十五度,行於陰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陰陽,
參考互注,無少間,五十度畢,百刻,為一晬時,又明平旦矣,乃復會於手太陰。
此寸所以為五臟六腑之所終始,而法有取於是焉以榮衛始於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
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計呼
七十,脈行一十六二尺,下二為一身。於注手太陰,積而之。人一
為一每刻三十五每時刻計八十,十二九十六刻計一萬二六十
四十,合一萬三百息也。一脈行六寸,七十,脈行一十六
二尺,每時,脈行六十四八尺,榮衛四於身。十二時計九十六,脈行七七十七六尺,
為四十八身。分行二身,三十二四尺。之為五十度身,脈一十也。此
呼吸,脈行之數,身之度,合晝夜百刻之詳也。行陽行陰,謂行也。】
二難曰:脈有尺寸,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會也。
【 滑壽曰:《說文》云,尺,度,十寸也。人手十分脈為寸,十寸為尺,規矩事也。古
者尺、寸、仞諸,皆以人體為法,故從從一,象布指。寸,十分也。人手
一寸脈謂寸,從又從一,如《說文》所可見人體中脈之尺寸也。尺陰分,寸陽分也。
人之一身經絡榮衛、五臟六腑,於陰陽,而或過與不及,於尺寸見,故為脈之大會也。
一難言寸為脈之大會,以肺朝百脈而言也。此言尺寸為脈之大會,以陰陽對待而言也。大
太陰之脈,中焦行,一路直手大。其魚際卻行一寸九分,通謂之寸。於一寸九分
之中,曰尺曰寸,而關在其中矣。】
從關至尺,尺內,陰之所也;從關至魚際內,陽之所也。
【 滑壽曰:關者,掌後高骨之分,寸兩境間陰陽之界限也。從關至尺謂尺,尺之內,
陰所也。從關至魚際是,寸之內,陽所也。故孫思邈云:從肘腕橫文掌魚際後文卻
而十分之,而取九分為尺,
此九分者自肘腕入魚際為一尺,十分之為十寸,取九分之一寸中為脈之尺位。
魚際後文卻還度取十分之一則寸,
此寸非寸關尺之寸,乃從肘腕橫文魚際卻而取十分中之一,一寸也。以此一寸之中取九
分為脈之寸,故下云:
寸十分之,而取九分之中,則寸也。】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 滑壽曰:寸為陽,尺為陰,陽上而陰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關其中以為也。分寸
為尺,分尺為寸,此之謂歟?
【 自魚際穴起一寸之分為尺,自尺穴一尺之分為寸也。】
故陰尺內一寸,陽寸內九分。
【 滑壽曰:老陰之數終於十,故陰尺內之一寸; 此尺字指魚際至尺,通十寸者而言。
老陽之數於九,故陽寸內之九分。 此寸字指人手寸而言。
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 滑壽曰:寸為尺之始,尺者寸之終。云尺寸者,以終始對待而言其實。寸九分,尺一寸,
皆陰陽之數也。 龐安常云:人取手太陰之行度魚際後一寸九分,以配陰陽之數。謂此
也。】
三難曰:脈有太有不及,有陰陽相,有復有溢,有關有格,謂也
【 滑壽曰:太不及,病脈也;關格復溢,脈也。關格之,《問》六臟象論,及《
九篇、四十九篇,皆主氣,以陽經取於人,陰經取於氣也。今人乃以關
言者,以寸為陽而尺為陰也。】
。關之者,陽之也,脈當見九分而浮。者法曰太者法曰不及。
【 滑壽曰:關為陽寸脈所之位,脈見九分而浮。九,陽數。寸之位,浮陽脈,
於本位,脈。不及,謂不及本位,不及脈,皆病脈也。】
為溢,為關內格,此陰之脈也。
【 滑壽曰:者,隧也,行而直前也。氏謂下,迴旋之生意,有旨哉!經曰: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也,以陽氣不得營於陰,陰而溢於魚際之分為關內格也。
內格,謂陽外閉而不下,陰從而內以格之,此陰陽位之脈也。】
關以者,陰之也,脈當見一寸而沉。者法曰太者法曰不及。
【 滑壽曰:關為陰尺脈所之位,脈見一寸而沉。一寸,陰數。尺之位,沉陰脈,
於本位,脈。不及,謂不及本位,不及脈,皆病脈也。】
遂入尺為覆,為內關格,此陽之脈也。
【 滑壽曰:經云陽氣太盛,則陰氣不也。以陰氣不得營於陽,陽而復於尺之分,為
內關格也。內關格,謂陰內而不上,陽從而外入以格之,此陽陰位之脈也。】
故曰:覆溢。
【 滑壽曰:覆如物之覆,上而於下也;溢如水之溢,內而出乎外也。】
其真臟之脈,人不病而也。
【 滑壽曰:覆溢之脈,乃陽,上下相之診,故曰真臟之脈,謂無胃氣以和之也。
此脈,不病,猶死也。此篇言陰陽之太不及,為病脈,猶未危殆若遂魚入尺而為覆溢,
脈也。此遂字最為切蓋承上起下之言。不則太不及,陰陽相,關格覆溢,為一
意,輕重矣。間此篇之陰陽相,與二十篇之。曰:此篇乃陰陽相,而為覆溢。
二十篇則陰陽更相伏匿也。更之一,與此篇遂字,大有逕庭。更者更之更,直遂
而覆溢與伏匿,又不能無覆溢為脈,伏匿為病脈,故不可同日語也。此書三篇,乃
也。一難言寸,統陰陽關尺而言。二難言尺寸,以陰陽始終對待而言,關亦在其中矣。
三難之覆溢,以陰陽關格而言,見關為津要之所。合而觀之,三部之備矣。一二難言陰陽之
三難言陰陽之。】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
【 滑壽曰:呼出為陽,吸入為陰,心肺為陽,肝為陰,以部位之下而之也。一呼再動
肺主之,一吸再動肝主之,呼吸定息脈五以太之候也。故曰呼吸之間,脾受穀
也,其脈在中。在中者,在陰陽呼吸之中。脾受穀味,灌溉諸臟,臟皆氣於土,主
中宮之也。】
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
【 滑壽曰:浮為陽,沉為陰,此起下。】
心肺浮,以別之?然。浮而大者心也,浮而短者肺也。沉,以別之?然而長
者肝也;、舉指來實者也。者中,故其脈在中,陰陽之法也。
【 滑壽曰:心肺浮而有別也,心為陽中之陽,故其脈浮而大;肺為陽中之陰,其脈浮而短
腎俱沉而有別也,肝為陰中之陽,其脈而長;為陰中之陰,其脈,舉指來實。古益袁
氏謂腎屬水脈,、舉指來實,外柔,水之象也。脾說。】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有六脈
俱動邪?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謂浮、沉、長、短、滑、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
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
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浮滑而長,一沉也。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浮而也;一陽
二陰者,謂脈長而沉也;一陽三陰者,謂脈而短,一浮也。以其經所在,病逆順
也。
【 滑壽曰:以明陰陽脈見於三部者,不至也。其不至,故有此六脈相,而見浮者
之,長者度本位,滑者往來流利,皆陽脈也;沉者之,短者不及本位,往來凝
,皆陰脈也。其相,故有一陰一陽,又一陽一陰,如之不一也。夫脈之所至,病之所在也,
以脈與病及經絡臟腑之,為不,四不相,以病之逆順也。】
五難曰:脈有輕重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與皮毛者,肺部也;如六,與血
脈相者,心部也;如九,與肌肉者,部也;如十二,與者,肝部也;
之至,舉指來者,部也。故曰輕重也。
【 滑壽曰:肺最居上,主候皮毛,故其脈如三。心在肺下,主血脈,故其脈如六
在心下,主肌肉,故其脈如九。肝在下,主,故其脈如十二在肝下主
故其脈之至指來實。不言,以類推之,當如十五。今此法以輕重言之,浮中
沉之意也,於《》、《》無所見,古脈法而有所受耶?人自之見耶?
廬陵氏曰:此寸關尺所主臟腑有分位,而一部之中脈又自有輕重陽虞氏云:
左手寸如三重得之,乃肺氣之至;如六重得之,本經之至,以類之。夫如
五臟之氣更相灌溉,六脈亦有準繩,可以吉凶言病矣。關尺皆,如十難中十脈例
之也。】
六難曰:脈有陰盛陽,陽盛陰謂也?然。浮之,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沉之
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陰陽實之意也。
【 滑壽曰:浮沉以下指輕重言,盛以陰陽言,手取之而見少,手取之而見實大,
其為陰盛陽也;手取之而見手取之而見實大,其為陽盛陰也。大抵輕手取之陽之
分,手取之陰之分,不部,推之。】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大而長;太陰
之至,大而長;少陰之至,;厥陰之至,沉短而。此六者是平邪?病脈邪?然
脈也。
【 滑壽曰:六者之見下。】
其氣以月,王幾日?然至之子少陽,復子陽明,復子太陽,復
子太陰,復子少陰,復子厥陰六十,六六三六十,以成一歲,此三
陽三陰之時日也。
【 滑壽曰:上言三陽三陰之脈,此言三陽三陰之,當其則見其脈也。家之,以上
古十一月子合至為取夫氣之分也。天度之,與月之行,遲速不一,歲
人所謂至之後得子,亦以此歟?是故氣之不候之早晚,不能也。故
至之後得子,寒之在大寒之,少陽之至始於此,繼之。氏亦
謂自至之一陽始生,於至之後得子,少陽脈也。其本始,以十一月子合朔冬
例推之,則少陽之王便當從此始,至月中,繼之。少陽之至,陽氣尚微,故其脈
長。陽明之至,有陰也,故其脈浮大而短。太陽之至,陽盛而也,故其脈
而長。陽盛而之陰矣,故為三陰用事之始。而太陰之至。陰氣上,故其脈大而長。
少陰之至,陰盛也,故其脈,厥陰之至,陰盛而也,故其脈沉短以。陰盛
之陽,三陽用事之始也。此則三陽三陰之脈,所以經六皆從以至乎著,自
有其也。】
氏曰:春溫夏暑秋凉寒,故人六經之脈,亦陰陽迭運而至也。】
劉溫舒曰:至真論云,厥陰之至其脈,少陰之至其脈,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
浮,陽明之至短而,太陽之至大而長,亦之氣卷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類,
則五六氣,四亦皆之,而見於脈若平人氣象論太陽脈至大而長,少陽脈至乍疏
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難經》之以論三陰三陽之脈者,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之
也。】
【 篇經言二之《》、《》無所見。人氣象論有其而不詳,人之
有所謂上古文字耶?《內經》有之,而後世脫簡耶?是不可也。後凡言經言而無所者,
此。】
八難曰:寸者,謂也?然十二經脈者,皆於生氣之。所謂生氣之者,謂十
二經之本也,謂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吸呼之門,三焦之,一
。故氣者人之本也,根絕莖葉枯矣。寸者,生氣於內也。
【 滑壽曰:氣,人所於天以生之氣也。為子水,位北方卦也。乃天一之數而火
木金土之也,所以為生氣之經之本,又為也。氣勝,則不能
如木,根絕莖葉枯矣。故寸者,以生氣於內也。】
【 此篇與一難之義若然各有所也。一難以寸口決者,謂寸為脈之大會,而
氣之見也。此篇以氣言也,人之氣盛則生,,則寸雖平猶死也。氣言其體,
氣言其用也。】
九難曰:以別臟腑之病耶?然。數者腑也,者臟也。數則為熱,則為寒。陽為熱,
為寒。故以別臟腑之病也。
【 滑壽曰:人之脈,一為一,一之間脈四至,以太,脈五至,命曰人。
者,不病之脈也,其有,則為病。故一三至曰,不足之脈也;一六至曰數,太之脈
也。臟為陰,腑為陽。脈數者,腑,為陽、為熱;脈者,臟,為陰、為寒。不也,
脈皆為熱,陰脈皆為寒。臟腑之病,由是別之。】
十難曰:一脈為十者,謂也?然。五邪剛柔,相之意也。假令心脈者,肝干心也;心
微急者,膽邪腸也。心脈大者,心自干心也;心脈大者,自干腸也。心脈
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腸也。心脈濇甚者,肺干心也;心脈者,大腸
腸也。心脈沉者,腎邪干心也;心脈沉者,膀胱邪腸也。五臟剛柔邪,故一脈
為十也。
【 滑壽曰:五者,謂五臟五腑之氣,而為者也。剛柔者,陽為,陰為也。剛柔
,謂臟臟,腑腑也。五臟五腑,有五,以脈之來甚臟,腑,以心臟其例,
可類推,故云一脈為十也。】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而一,一臟無氣者,臟也?然。人,今
不能至,至肝而,故一臟無氣者,先盡也。
【 滑壽曰:《靈樞五篇云,人一五十,以五臟之精,不數者,生。所謂
五十者,五臟皆氣,其脈數其至也。五十不一者,五臟皆氣;四十者,一臟
無氣;三十者,二臟無氣;二十者。三臟無氣;十者,四臟無氣;不滿
者,五臟無氣,之短五臟腎最在下,五十滿而一者,知腎無所資,
氣當先盡盡猶也,衰則不能臟氣而上矣。】
十二難曰:經言五臟脈已於內,用鍼者實其;五臟脈已,用鍼者實其內。內
以別之?然。五臟脈已於內者,肝氣已於內也,而醫補其心肺;五臟脈已者,其
心肺脈已也,而醫補其肝。陽補陰,陰補陽,謂實實虛虛不足。如此
者,醫
【 滑壽曰:《靈樞一篇云,用鍼,診脈,氣之乃可以也。三篇曰:所謂
五臟之氣已於內者,脈氣內不至,取其之病,與陽經之合,有鍼以陽氣,陽氣至
則內矣,其也無氣以,故。所謂五臟之氣已者,脈不至,
取其四,有鍼以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則逆,逆則矣,其也陰氣有,故
。此以脈言陰陽也。人以心肺肝內別陰陽,其由是也。氏謂此篇言鍼法,
謂此篇合用鍼補瀉之類,當在六十難之,以例相從也。】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其脈,相勝之脈者,相生之脈者,病自已。色之與脈,
,為之何?
【 滑壽曰:《靈樞四篇云,見其色,其病,命曰明;其脈,其病,命曰;問其病,
,命曰。色脈形肉,不也。色者其脈者其脈者其脈者其脈
者其脈,見其色而不其脈,謂色脈之不相也。色脈不相得何?得相勝之脈
相生之脈病自已。已,也,合也。】
。五臟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尺內相假令其脈當,色其脈浮大而
其脈中而大,色其脈浮而短,色其脈沉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也。
【 滑壽曰:色脈當,則見其色其脈矣。】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尺之皮膚;脈,尺之皮膚;脈,尺之皮膚;脈滑,
尺之皮膚亦滑。
【 滑壽曰:《靈樞四篇曰,色脈已,別之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
堅脆,而病變定矣。曰:調何?岐伯答曰:脈,尺之皮膚;脈,尺之皮膚
,尺之皮膚而少氣;脈大,尺之皮膚而起;脈滑,尺之皮膚亦滑;脈,尺之皮膚
者,有,故善調尺者不於寸,善調脈者不於色。能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
,上十全九;行二者為中,中十全八;行一者為下,下十全六。】
【 此通上所謂色脈形肉不相也。】
五臟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尺內相,其不者病也。假令其脈浮而短,大而為相勝;
浮大而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 滑壽曰:之為言也。舉色為例,以明相勝相生也。者肝之色,浮而短,肺脈也,為
木,大而脈也,為木土,此相勝也。浮大而,心脈也,為木生火,而滑,脈也,
為水生木,此相生也。所謂相勝之脈相生之脈病自已也。】
經言一為下二為中三為上。上者十全九,中者十全八,下者十全六,此之
謂也。
【 滑壽曰:。三謂色、脈、皮膚三者也。】
【 此篇問答凡一為問言色脈形肉言五臟有聲色臭味,
當與寸尺相假令以下,但言色脈相不言聲臭味,文歟?色之者,切於
歟?第則以所之上下也。】
十四難曰:脈有、至,謂也?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三至曰經,四至曰精,五至曰
六至曰命,此至之脈也。一至曰經,再呼一至曰精,三一至曰,四一至
曰命,此之脈也。至脈從下上,脈從上下也。
【 滑壽曰:人之脈,一呼再至,一吸再至,呼吸定息脈四至。之則為之則不及。
不及,所以為至為經者,其經之度也。精,精氣衰也。至脈從下而逆上,由腎
之肺也;脈從上而行下,肺而之也。】
氏曰:人一呼再至,脈行三寸,今一三至,則脈行四寸,一之間行九寸,二十
間行一八十人行六十,此至脈之經也。人一至,行三寸,今一一至
只得一寸,二十之間脈行六十,此脈之經也。夫至脈之精,一四至,則一
間行一尺二寸,脈之精,二一至,則一之間行三寸,其病又矣。此者,而命
也。】
脈之為病何?然。一損損皮毛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
損損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
能起於此者至於病也。從上下者,不能起於;從下上者,聚而毛落
【 滑壽曰:至於病也,當至脈之病也,於字誤。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肌肉,肝主
以所主而見其所也,此為至脈之病者,脈從上下,至脈則從下上也。】
之法何?然其肺者其氣;其心者調其榮衛;調飲食其寒其肝
其中;其精。此之法也。
【 滑壽曰:肺主氣,心主血脈,主精,以其所調之。榮衛者,血脈之所資也。
味,故調飲食其寒。如春夏食凉食冷秋冬食溫食熱,及衣服居各當其時是
也。肝主血,血則中不足,一云肝主能傷肝,故其肝者其中。經曰肝苦急急食甘
之,者,和也。】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三至,一三至;有一四至,一四至;有一五至,一
至;有一六至,一六至;有一一至,一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
如此,以別其病也
【 滑壽曰:此至之脈為問也。蓋前、至,以五臟自病之於內者而言,此則與經絡
血氣為所中之外得之者而言也。其曰呼吸再至,一至一一至之謂,疑衍也。】
。脈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曰。一三至,一三至,為適得病。後小
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胷滿短氣。一四至,一四至,病欲甚。脈大者苦煩滿,沉
,滑者傷熱,者中霧露。一五至,一五至,其人當,沉,浮大。不大不
。其有大者為難。一六至,一六至,為脈也,沉夜死,浮大晝死。一一至,
一至,,人能行,。所以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
吸再至 【 此四】 ,曰無,無者,當也。人能行,曰行
【 滑壽曰:一四至,脈。一三至,一三至,之間脈六至,二至,
故曰適得病,未甚也。又以後小前小後大而言病能也。前後非言寸尺,十五難後居
前後,以始言也。一四至,一四至,病欲甚矣。故脈大者苦煩滿,病在也。沉
,病在下也。以其脈言之,滑為傷熱者,熱傷氣而不傷血,血自有,故脈滑也。為中
者,霧露之寒傷人榮血,血寒,故脈也。一五至,一五至,其人矣。脈更見浮大沉
,則晝夜加劇,以浮大順陽也,沉陰也。不見二者之脈,人
浮大也。一六至,一六至,也,故為脈。沉夜死,浮大晝死,陰陰陽
也,一一至,一一至,,以血氣皆不足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謂兩息之間脈再動
也,故曰氣有,脈氣不足者,故曰無而當也。】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不。上部無脈,下部有脈,無能為。所以者,
如人之有尺,之有枝葉枯槁自生。脈有本,人有氣,故
【 滑壽曰:如二,當在人之有尺下,此又以脈之有無明上下部之病也。 氏曰:上部有脈,
下部無脈,是邪於上,也;吐證,為上無而下氣,故云當。】
東垣李氏曰:下部無脈,此木也。飲食飽,填塞中太陰之分,而陽之上行故
也,為木。木之,謂也。】
氏曰:上部無脈,下部有脈者,陰氣盛而陽氣,故無能為。上部無脈,如樹枝
下部有脈,如之有其有,可以望其生也。】
【 四明氏曰:至,也,陽盛而至數也;也,陰盛而至數少也。至脈從下上,謂
無陰而陽行,至於上則陽亦矣;脈從上下,謂無陽而陰行,至於下則陰亦
矣。】
【 一難言寸臟腑生吉凶,謂氣為五臟主也。四難言脾受穀味,其脈在中,五臟皆以
胃為主,其脈則主關上也。此難言人之有尺,之有,脈有本,人有氣,故,則
以尺為主也。此人所以錯綜篇,以見寸關尺有所云。】
十五難曰:經言耶?病脈也?然者,
之脈也。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枝葉,故其脈之來濡而長,故曰
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垂枝,皆下,故其脈之疾去遲,故曰者,
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華葉,皆,其在,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以浮,故
者,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也,盛,水,故其脈之而滑,故曰
。此四之脈也。
【 滑壽曰:此《內經》人氣象、真臟論而為篇也。者,肝主之象。
者,心主血脈,血脈之象。者,肺主皮毛者,各應其象,
物之象取也。疾去遲立之曰:者自之分而皮膚,氣之升而上也;
皮膚之分,氣之降而下也。】
如有何?
【 滑壽曰:脈逆四之謂。】
者為病。?然。其氣為太,病在;氣虛微為不及,病
在內。氣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實而滑,如竿,曰病;,如新張弓弦
微弦胃氣少曰病,但無胃氣曰以胃氣為本。者為病。
?然。其氣謂太,病在;氣虛微謂不及,病在內。其脈累累,如
循琅玕,曰數,如舉足者曰病;後居,如操帶鉤微鉤胃氣
少曰病;但無胃氣曰以胃氣為本。者為病。?然。其氣謂太
,病在;氣虛微謂不及,病在內。其脈藹藹大,曰;不上不下,如
循雞羽,曰病;蕭索,如風吹毛,曰微毛胃氣少曰病,但無胃氣曰
以胃氣為本。者為病。?然。其氣謂太,病在;氣虛微
謂不及,病在內。脈上大下滑如,曰啄啄連,其中微曲,曰病;解索
彈石,曰微石胃氣少曰病,但無胃氣曰以胃氣為本。
【 滑壽曰:脈太,則善忘忽忽眩冒巔疾;不及,則胷痛引背下則脅胠滿
,則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心上見欬唾,下為氣泄。脈太,則人逆
氣而背痛慍慍不及,則呼吸少氣而,上氣見血,下聞病脈太,則
(亻)而少氣不言;不及則人心(月少)中清,少腹滿便。此
之言也。人之意,此。脈言氣者,脈不自,氣使主胃氣而言也。厭厭
聶聶,如循榆葉而和也;實而滑,如竿也;,如新張弓弦,但也。
累累,如循琅玕而和也;如舉足,而有也;後居,謂
實而,但也。藹藹大,微毛也;不上不下,如循雞羽也;蕭索
風吹毛,但也。脈上大下,大小適而和也,上下與,見篇;啄啄連
其中微曲也;解索彈石,但也。大之脈,皆以胃氣為本,故有胃氣則生,
胃氣少則病,無胃氣則。於中,有和之體為胃氣也。此篇與《內經》中
同。】
氏曰:欲使脈之立其《內經》五卷人氣象論篇云:肝脈
招招竿末肺脈厭厭聶聶,如落榆平腎喘喘累累,如之而,病
死腎脈如發奪索辟辟彈石,此為也。】
胃者水,主,皆以胃氣為本,謂四病,生之會也。
【 滑壽曰:胃土,土之數五也,萬物之,故云水。而水、火、金、木,無不待是以生,
故云主也,也。】
者,中也,其和不可見,衰乃見,如水之下是脾衰見也。
【 滑壽曰:者中,謂呼吸之間,脾受穀味,其脈在中也,其和不見。蓋脾於四
得獨主於四,四臟之脈和,則脈在中矣。衰乃見者,雀啄異乎常也。雀啄者,脈至
也,者,脈至散動而復也。】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一脈為四聖久其法,
以別之
氏曰:此篇問三部九候以下,而本經所問,。今詳三部九候,則十八
難中三章言之,當此篇錯簡。陰陽見四難;輕重見五難;一脈為四十五難春弦
夏鉤秋毛冬石也。六十《內經》盛衰篇曰:診之道,先後陰陽而之,奇
,乃六十王註謂奇六十,今,則由來矣。】
其病,有內
【 滑壽曰:此蓋答,與問不相,當別有問也。】
其病為之何?
【 滑壽曰:問內之詳也。】
假令肝脈,其,面善怒;其內左有氣,牢若;其病四滿
淋溲便難,。有者肝也,無者非也。
【 滑壽曰:肝脈,診脈也。肝與合為清之腑,故。肝為,故善怒
也。面肝之色也,此之色脈情好也。左,肝之部也,者,謂其
而不也。氏曰:肝氣(月真),則四滿。《左》曰:風淫末疾也。厥陰脈
,肝病故便難。者,肝主也。此內之部及所主病也。】
假令心脈,其,面喜笑;其內上有氣,牢若;其病心,心
中熱而。有者心也,無者非也。
【 滑壽曰:中,手心主脈所真心不受邪受邪者手心主乾嘔也。心病則火
盛,故。經曰:逆衝上,皆於火;,皆於熱。】
假令得脾脈,其,面味;其內,當氣,牢若;其病滿
,體重節怠惰嗜臥,四。有也,無者非也。
【 滑壽曰:《靈樞問篇云,者寒氣於胃,厥逆從下上,復於胃,故為。經曰:
主四。】
假令肺脈,其,面悲愁;其內右有氣,牢若;其病喘欬
灑淅寒熱。有者肺也,無者非也。
【 滑壽曰:岐伯云:陽氣和利滿於心,,故為灑淅寒熱,肺主皮毛也。】
假令得腎脈,其,面恐欠;其內下有氣,牢若;其病逆氣,腹急痛
泄如下,足寒而逆。有也,無者非也。 【 如,而。】
【 滑壽曰:氣不足則為,陰陽相則為。泄而下,少陰泄也。】
十七難曰:經言病有不年月不已。其存亡,可切脈而耶?然。可
盡知也。
【 滑壽曰:此篇所問者三,云可盡知也而病之無所見,當有。】
診病若閉見人者,脈當肝脈,強急而長,而肺脈浮短而者,也。
【 滑壽曰:肝見人,肝病也。肝病見肺脈,金木也。】
若開,心下者,脈當得緊實而數,者,也。
【 滑壽曰:病實而脈也。】
血復鼽衂血者,脈當沉,而浮大而者,也。
【 滑壽曰:血脈實,相也。】
,身當有熱,脈當大,而手足厥逆,脈沉者,也。
【 滑壽曰:陽病見陰脈,相也。】
而泄者,脈當微細大而滑者,也。
【 滑壽曰:泄而脈大,相也。大也。】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謂也
【 滑壽曰:此篇立問之意,謂人十二經脈有三部,部之中有四經,今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
陽少陰,為上下部,?蓋三部者,以寸、關、尺分上、中、下也;四經者,寸、關、尺,兩兩
,則有四經矣。手之太陰陽明,足之太陽少陰,為上下部者,肺右寸,腎居左尺,
相資,肺高腎下,母子之相望也。經云臟真於肺,臟真下於腎是也。】
。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
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
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 滑壽曰:手太陰陽明金,下生足太陽少陰水,水下,故下部。足少陰太陽水,生足厥陰少
陽木,木生手少陰太陽火及手心主火,火上行,為上部。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中部,復生
肺金,此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此手太陰陽明、足太陽少陰為上下部,道推五行相生之大,
人亦以五臟生成之,其部分之下而推言之,非謂生之生成也。而又為三
部之四難所謂心肺浮,沉,者中之意。但以臟言,此以經言而臟腑之。
以上問明經,此下二節俱不相錯簡。】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以上至
之有也;中部法人,主以下至之有也;下部法,主以下至足之有也,之者也。
氏曰:此一十六難中錯簡在此,而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十之,
氏曰:診脈而中病,不可不,故曰之。者言其而中也。萬年曰:候謂中
其候與此同,曰:,鍼也,謂其部而鍼之。】
人病有沉積聚,可切脈而耶?
【 滑壽曰:此下問詳所曰當十七難中,年月不已。】
。診在右有積氣,肺脈脈,則積則氣
【 滑壽曰:為積聚之脈,肺脈見有積氣。右,肺部也。積氣有,脈從而
之。】
診不肺脈而右有積氣者,?然,肺脈不見,右手脈當沉
【 滑壽曰:肺脈不見,右手脈當見沉,沉亦積聚脈,右手所以候也。】
同法耶?
【 滑壽曰:此復問,與內之積聚法。】
者,脈數,也;者脈行下也;浮者脈在上行也。左右表裏,法
皆如此。
【 滑壽曰:為積聚。脈行下,主;浮脈行上,主。所以也。舉右為例,故此
云左右同法。】
假令者,內無積聚;脈浮者,。有積聚,脈不;有,脈不浮:為脈不
病、病不脈,病也。
【 滑壽曰:有脈,無病,有病,無脈,脈病不相,故為病也。】
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者,謂也
【 滑壽曰:者,經也。脈有逆順,男女相而言也。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男子尺脈
,女子尺脈盛,此男女之脈有別也。逆順云者,男之順,女之逆也,女之順,男不同也。
,在男女則矣。,謂也。】
。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
男子尺脈,女子尺脈盛,也。
【 滑壽曰:此推本生物之而言男女陰陽也。氏曰:生物之,其本皆始於子,子者萬物之
所以始也。自子推之,男左三十而至於巳,女右二十而至於巳,男女婚嫁之數也。自巳而
,男左十月而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右十月而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氏曰:寅為木,木
生火,又火生於寅而性炎上,故男脈在關上。申為金,金生水,又水生於申而流下,故女脈在關
下。謂陽之體清而升,天道也,故男脈在關上;陰之體濁而降,道也,故女脈在關下。此
男女之也。】
者男女脈,女男脈也。
【 滑壽曰:男女異常之謂。】
其為病
【 滑壽曰:問之為病也。】
摘要: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六十九 扁鵲難經  上經【滑壽曰:此書固有類例,但當如《大學》,朱子分章以見記者之意則可,不當以己之立類統經之篇章也。今觀一難至二十一難皆言脈,二十二難至二十九難論經絡流注始終、長短度數,奇經之行,及病之吉凶也。其間有云:脈者非謂尺寸之脈,乃經隧之脈也。三十難至四十三難言榮衛、三焦、臟腑、腸胃之詳。四十四、五難言七衝門乃人身資生之用,八會為熱病在內之氣穴也。四十六、七難言老幼寤寐以明氣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以見陰陽之走會。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言診候、病能、臟腑、積聚、泄利、傷寒、雜病之別,而繼之望聞問切,醫之能事畢矣。六十二難至八十一難言臟腑榮俞、用鍼補瀉之法,又全體之學...

展开>> 收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04(难经脉法).doc

共275页,预览5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5.9玖币 属性:275 页 大小:1.23MB 格式:DOC 时间:2024-12-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7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