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 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闽粤皖京豫)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8章 第50讲 反应过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的图像分析

VIP免费
2024-11-17
0
0
1.43MB
21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第50 讲 反应过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的图像分析
[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识别图像,能从图像中找到曲线指代、趋势、关键点。2.利用溶液中
的平衡关系,学会分析不同类型图像中各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 滴定过程 pH 变化曲线
关键点 溶液中溶质成分及粒子浓度大小关系
常温下,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
溶液
起点 V(NaOH)=
0(0 点)
溶质是 CH3COOH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 (CH 3COOH) >
c (H +
) > c (CH 3COO -
) > c (OH -
)
一半点 V(NaOH)
=10 mL(点①)
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 (CH 3COO -
) >
c (Na +
) > c (CH 3COOH) > c (H +
) > c (OH -
)
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
=2 c (Na +
)
中性点 pH=7(点
②)
溶质是 CH3COONa
和少量的 CH3COOH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 +
) =
c (CH 3COO -
) > c (H +
) = c (OH -
)
恰好反应点
V(NaOH)=20 mL
(点③)
溶质是 CH3COONa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 +
) >
c (CH 3COO -
) > c (OH -
) > c (H +
)
过量 1倍点
V(NaOH)=40 mL
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 CH3COONa
和
NaOH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 +
) > c (OH -
) >
c (CH 3COO -
) > c (H +
)
一、一元弱电解质的滴定曲线
1.常温下,用 0.10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和 HCN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
答案 C
解析 A项,点①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N-)=c(Na+)+c(H+),且 c(OH-)>
c(H+),点②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c(OH-)+c(CH3COO-)=c(Na+)+c(H+),且 c(OH-)<c(H
+),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所以 c(CH3COO-)>c(CN-),错误;B项,点③溶液 pH=7,则
c(OH-)=c(H+),则点③溶液中 c(Na+)=c(CH3COO-)>c(H+)=c(OH-),错误;C项,点①
所示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HCN)+c(CN-)=2c(Na+),点②所示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CH3COOH)+c(CH3COO-)=2c(Na+),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则 c(HCN)+c(CN-)=
c(CH3COOH)+c(CH3COO-),即 c(CH3COO-)-c(CN-)=c(HCN)-c(CH3COOH),正确。
2.(2022·辽宁高三联考)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标准液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0
mol·
L-1的氨水和 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 10.00 mL 盐酸时,氨水中存在 c(NH3·H2O)+c(OH-)=c(Cl-)+c(H+)
B.分别滴加 20.00 mL 盐酸时,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氨水
C.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 NaOH 溶液消耗盐酸的量略大于氨水
D.滴加 10.00 mL 盐酸时,氨水中存在 c(NH)>c(Cl-)>c(OH-)>c(H+)
答案 B
解析 滴加 10.00 mL 盐酸时,溶质为 NH4Cl 和NH3·H2O,且物质的量相等,利用电荷守恒
和物料守恒,氨水中存在 c(NH)+c(H+)=c(Cl-)+c(OH-)和c(NH)+c(NH3·H2O)=2c(Cl-),
所以有 c(NH3·H2O)+c(OH-)=c(Cl-)+c(H+),故 A说法正确;分别滴加 20.00 mL 盐酸时,
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铵根离子能够水解,所以 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氨水,故 B说法错误;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 pH 为3.1~4.4,若不考虑铵根离
子水解,两份溶液消耗盐酸的量相等,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所以 NaOH 溶液消耗盐酸的
量略大于氨水,故 C说法正确;滴加 10.00 mL 盐酸时,氨水中存在等量的 NH3·H2O和
NH4Cl,此时 NH3·H2O电离程度强于 NH 水解程度,所以存在 c(NH)>c(Cl-)>c(OH-)>c(H
+),故 D说法正确。
二、二元弱电解质的滴定曲线
3.已知 pKa=-lg Ka,25 ℃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常温下,用 0.1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2c(H2SO3)+c(SO)<0.1 mol·L-1
B.b点所得溶液中:c(H2SO3)+c(H+)=c(SO)+c(OH-)
C.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O)
D.d点所得溶液中:c(Na+)>c(HSO)>c(SO)
答案 D
解析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NaOH+H2SO3===NaHSO3+H2O、NaHSO3+NaOH===Na2SO3
+H2O。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NaHSO3和H2SO3,根据物料守恒得出,c(H2SO3)+c(HSO)+
c(SO)<0.1 mol·L-1,根据电离常数 Ka1=,此时溶液的 pH=1.85,即 c(H+)=10-1.85 mol·L-
1,推出 c(HSO)=c(H2SO3),代入上式得出,2c(H2SO3)+c(SO)<0.1 mol·L-1,故 A说法正确;
b点加入 20 mL NaOH 溶液,NaOH 和H2S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HSO3,即溶质为
NaHSO3,根据质子守恒得 c(H2SO3)+c(H+)=c(SO)+c(OH-),故 B说法正确;c点溶质为
Na2SO3和NaHSO3, 溶 液 显碱 性 , SO +H2OHSO +OH -, 根 据 水 解 平 衡 常数 Kh=
=,c(OH-)=,推出 c(HSO)=c(SO),根据物料守恒:2c(Na+)=3c(H2SO3)+3c(HSO)+
3c(SO),则有 c(Na+)=3c(HSO)+1.5c(H2SO3),显然:c(Na+)
>3c(HSO),故 C说法正确;d点溶质主要为 Na2SO3和少量 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 c(Na+)
>c(SO)>c(HSO),故 D说法错误。
4.常温下向 100 mL 0.1 mol·L-1 Na2C2O4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 pOH 与加
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OH=-lg c(OH-),Ka1(H2C2O4)=1×10-2 mol·L-
1,Ka2(H2C2O4)=1×10-5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值约为 5
B.若 V1=100,则 n>7
C.a点:c(Na+)+c(H+)=c(HC2O)+2c(C2O)+c(Cl-)+c(OH-)
D.若 q=10,则 b点对应的溶液>100
答案 D
解析 m点还没有加入盐酸,C2O发生水解:C2O+H2OHC2O+OH-,Kh== mol·L-1,
所以 c(OH-)≈= mol·L-1=10-5 mol·L-1,pOH=5,A正确;V1=100 时,Na2C2O4与盐酸按
照1∶1恰好反应,生成 NaHC2O4和NaCl,HC2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pH<7,pOH>7,B正确;a点溶液满足电荷守恒:c(Na+)+c(H+)=c(HC2O)+2c(C2O)+c(Cl
-)+c(OH-),C正确;q=10,即 pOH=10,c(OH-)=1×10-10 mol·L-1,c(H+)=1×10-4
mol·L-1,==100,D错误。
抓两点突破二元弱电解质滴定曲线
二元弱酸(H2A)与碱(NaOH)发生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滴定终点:H2A+NaOH===NaHA+
H2O,此时,酸、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得到的是 NaHA 的溶液,其中 Ka1=,若溶液
中c(HA-)=c(H2A),则 Ka1=c(H+);第二滴定终点:NaHA+NaOH===Na2A+H2O,此时,
酸、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得到的是 Na2A的溶液,其中 Ka2=,若溶液中 c(A2-)=
c(HA-),则 Ka2=c(H+)。
类型二 分布系数曲线
1.透析分布曲线 确定思维方向
分布曲线是指以 pH 为横坐标、分布系数(即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为纵坐标的关
系曲线。
一元弱酸(以CH3COOH 为例)二元弱酸(以H2C2O4为例)
注:pKa为电离常数的负对数
δ0为CH3COOH 的分布系数,δ1为CH3COO-
的分布系数
δ0为H2C2O4的分布系数,δ1为HC2O的分
布系数,δ2为C2O的分布系数
2.明确解题要领 快速准确作答
(1)读“曲线”——每条曲线所代表的粒子及变化趋势;
(2)读“浓度”——通过横坐标的垂线,可读出某 pH 时的粒子浓度;
(3)“用交点”——交点是某两种粒子浓度相等的点,可计算电离常数 K;
(4)“可替换”——根据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进行替换,分析得出结论。
1.(2020·海南,12)某弱酸 HA 溶液中主要成分的分布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该酸-lg Ka ≈4.7
B.NaA 的水解平衡常数 Kh=
C.当该溶液的 pH=7.0 时,c(HA)<c(A-)
D.某 c(HA)∶c(A-)=4∶1的缓冲溶液,pH≈4
答案 B
解析 观察曲线的交点为 c(HA)=c(A-)时,此时溶液的 pH≈4.7,该酸 Ka==c(H+)
≈10-4.7 mol·L-1,故-lg Ka≈4.7,A说法正确;NaA 的水解平衡常数 Kh==,B说法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该溶液的 pH=7.0 时,c(HA)<c(A- ),C说法正确;根据图像可知,
c(HA) 为0.8 ,c(A -)为0.2 时 , pH 约 为 4,故某 c(HA)∶c(A - )=4∶1的缓冲溶液,
pH≈4,D说法正确。
2.常温下,在 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40 mL 0.1 mol·L-1稀盐酸,溶液中
摘要:
收起<<
第50讲 反应过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的图像分析[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识别图像,能从图像中找到曲线指代、趋势、关键点。2.利用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学会分析不同类型图像中各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类型一 滴定...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2-08 6
-
VIP免费2024-12-08 11
-
VIP免费2024-12-08 7
-
VIP免费2024-12-08 9
-
VIP免费2024-12-08 10
-
VIP免费2024-12-08 15
-
VIP免费2024-12-08 18
-
VIP免费2024-12-08 21
-
VIP免费2024-12-08 15
-
VIP免费2024-12-08 22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1.43M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17
作者详情
相关内容
-
2015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分类:外语学习
时间:2025-05-02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5.8 玖币
-
2015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三)
分类:外语学习
时间:2025-05-02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5.8 玖币
-
2016年12月六级(第二套)真题
分类:外语学习
时间:2025-05-02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5.8 玖币
-
2016年12月六级(第三套)真题
分类:外语学习
时间:2025-05-02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5.8 玖币
-
2016年12月六级(第一套)真题
分类:外语学习
时间:2025-05-02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5.8 玖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