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公众号:一枚试卷君】

2025-05-09 0 0 1.08MB 1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20
学科网(北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丰城中学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三入学考试试卷
语文
2023.02.06
本试卷总分值为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
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
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
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
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
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
发展,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
兴中华的情感史。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
诗篇。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抗战时期,艾青的《我
爱这土地》、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
长城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
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
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
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一定能产生更多更
好的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多
年间,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而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自 20 世纪末以来,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
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
实的向下姿态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经过近四十年多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
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
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
2/20
学科网(北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诗坛的新主潮。同时,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在诗坛也没有缺席,他们
用文言创作的格律诗词表现社会生活,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
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悠久
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中国诗歌的语言运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我们民族气质
的体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感,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
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只有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创作上以回应时代的呼唤为已任。
B. 信息时代的传播手段让诗歌写作趋于大众化、快餐化,导致当今的诗歌变得边界模糊。
C. 记录民族历程,担负民族使命,坚持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中国诗歌定能产生更好的作品
D. 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特征非常突出,但学西方也令其丢失民族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第一段通过对当今诗坛现状分析,强调了诗人回应时代呼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 分写部分采用并列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诗人应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创作出优秀诗篇。
C. 在论证第三个分论点时,不仅强调了锤炼语言艺术精度的重要性,还指明了实现的路径
D.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重点以新诗百年历程尤其是近四十年发展状况来立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对诗歌创作进行无底线尝试的人不是真正热爱诗歌的诗人,写不出里程碑式的诗篇
B. 诗人要成为某一时代有代表性人物,就必须坚守诗歌精神,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
C. 新写实主义诗潮在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和心声等多方面开拓了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
D. 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就能锤炼出有艺术精度的诗歌语言。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错。原文是“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
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可见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了。
B“导致当今的诗坛变得边界模糊”错,以偏概全原文说“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
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
3/20
学科网(北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手”,可见,作者对当今诗坛并非完全否定。
D“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特征非常突出”错,张冠李戴。原文是“对外开放让中国
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
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可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是“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并不是新写实主义
诗潮的作品的特点;有“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
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可知,学
西方并没有丢失民族性。
故选 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错。文中没有“引用论证”。
故选 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只要……,就……”错。原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感,
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可见该
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给水分子拍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而且在液态情况下,
水分子运动非常快。拍照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给它选择一个合适的衬底。以前,科学家一般是以金属作为
衬底,这次我国科学家选取了金属表面生长的绝缘薄膜(氯化钠)作为拍摄的衬底,从而使水分子本征的
轨道结构得以保留。拍摄水分子内部结构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单个水分子的信号强度异常微弱,对实验
仪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过去三年,江颖课题组主要致力于超高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的研制和开
发,在单分子成像和操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江颖课题组
和王恩哥课题组紧密合作,通过仔细的论证和不懈的探索,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基于此,研究人
员可以进一步确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确定其空间结构。
(摘编自《我国科学家拍摄到水分子内部结构》
材料二:
4/20
学科网(北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与氢原子体积不等,因此,它们对热能
量的容纳度也不等,这就像两个深浅不一的水坑能够容纳不等量的水一样。当氧原子与氢原子同处一个封
闭的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温度不断升高时,首先是氢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此时温度继续升高,氢原子由于
不能再容纳多余的热能量,成为一个固定温度的热饱和体,而氧原子由于体积大则可以继续升温,然后才
会达到热饱和态。等到氧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时,与氢原子必然场力不等,这是因为氧原子体积大,体内的
热能质量大于氢原子。这时,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由于场力不等,出现剩余斥力,从而造成它们斥
离而分解。那么,如果情况相反呢?在封闭的环境内由高温到低温时,两种原子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正
在新生态中,这时氧原子于氢原子群中新生,可以在降温下快速达到与氢原子场力相等的瞬间,使水分子
产生。
(摘编自《水的生成条件及原因》
材料三:
美国能源部 SLAC 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在《自然》杂
志发文称,他们首次直接观察到了被激光激发时,水分子中氢原子对邻近水分子的拉扯作用。当一个
受激发的水分子开始振动时,它的氢原子会将相邻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拉得更近
分子中带正电的氢原子和相邻分子中带负电的氧原子之间架设着氢键网络,将水分子联系在一起,复
杂的氢键网络造就了水的奇特性质。由于氢键的运动非常微弱且迅速对其进行直接观察一直是个大难题。
这一次,研究人员终于借助 SLAC 的高速电子摄像MeV—UED 将难题攻克。
(摘编自《科学家首次捕捉水分子间的量子拉扯
4. 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B.
摘要:

第1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入学考试试卷语文2023.02.06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展开>> 收起<<
江西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公众号:一枚试卷君】.pdf

共19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9 页 大小:1.08MB 格式:PDF 时间:2025-05-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